中体西用相关论文
刘天华先生是二胡表演艺术能够进入现代音乐教育体系,改变人们对于二胡表演艺术从业者观感的重要人物。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现代化......
“中体西用”一度是晚清处理中西学关系的思想典范,却在后来遭遇冲击乃至被认为失效。甲午前的“中体西用”说主要是为处理中西学间......
“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教学的指示纲领,也是中国近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中体西用”的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法性做出了有......
本文以焦秉贞为例,从早期中国画家对于西洋技法的理解与应用出发,立足于“中体西用”绘画,从他们的绘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来剖析清......
《近世之学术》是梁启超经历美洲之行放弃"猖狂言革"的政治主张后又重新续写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八章.它是梁氏历经......
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及文化渗透,使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被近代教育所取代。近代教育在缓慢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跨越式突......
这是个名实乖离的时代。余英时研究儒学,著作等身,不少人以为他是新儒家,其实他只是一个历史研究家;陈明希图经世,著作罕出,不少人看他出......
上世纪第二个十年,华夏文坛风云突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狂飙勃起,中国文化思想的重心由“中体西用”向“全盘西化”倾斜。这种情势的......
20世纪中国画取得的成就很多,其中以人物画得到的进展和收获最为突出,山水、花鸟则居其次。人物画之所以有较大变化,归因于时代的......
执着于“找路”,构成《原道》之特有的品格;持读已出的第一、二辑,就可知道这种品格如何使《原道》特立独行于同类严肃刊物。 面世......
代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治史近50年,留下的宏富著述,是我国史学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本文拟就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的论述......
1884年8月23日,法国驻福州领事发出通告,对华宣战。一个多小时后,福建水师马尾军港里的全部中国船只,就被同时停泊在那里的法国舰......
晚清政坛的主要角色之一张之洞,不仅是实绩与李鸿章并肩而立的洋务巨擘,同时是宗旨宏达、新旧杂糅的著作家、思想家,其实践与理论......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运动,它由维新派鼓吹和掀起,得到光绪帝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振荡和影响。光绪......
自洋务运动至新文化运动,直至今天,抛开“德先生”不说,中国追求的近代化(现代化)目标在科技和财富方面进展最大但是,这二者却是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之洞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伴随着历史学研究理论的变革,学术界对张之洞的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张之洞......
清末创建的国立大学有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其办学章程凸显"西学体用"的办学宗旨,是一所按照......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甲午战前,中日两国的“新政” 金若木: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被西......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一个大变动时代,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数千年农业文明长时期独占鳌头,引领世界。然而自从西方新社会生产力出现后,中国就面临一个选择,即怎样将......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社会大浪潮下涌动着史学经世的思潮,在经世致用思潮中颇为活跃的桐城派相当程度上也以史学经世的方式加入到经......
对中国的创业者而言,“黄金时代”不仅是人人言创业的今天。早在百余年前,在新旧时代交汇的晚清,创业者们就迎来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创......
摘 要 文化进步的内在动力除了经济政治等核心要素外,还包括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文化反省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自觉意识。......
经世思潮在晚清兴起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但不能爱屋及乌 ,忽视其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文化......
摘 要:说起张之洞《劝学篇》一书,往往使人联想到“中体西用”的思想。众多研究者集中于探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等思想,而关于本书......
[关键词]准确性,中体西用,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7—02 前不久听......
1872年8月11日,广东吴川人陈兰彬带领着詹天佑、唐绍仪等30名平均年龄12岁的幼童,从上海出发,横跨太平洋去往美国,开始了留美生涯。 ......
1860年,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史称“洋务新政”,或“同光中兴”。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中国的经济构成发生巨大改变,近代化的工......
在戊戌变法失败90周年之际,杨锐、刘光第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1日—7日在四川省绵竹县和自贡市连续举行。与会代表80余人,收......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几乎同时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拖入近代化进程。大清在“中体西用”的旗帜下开始了技术、军事、教育等领......
历史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人生,在教学中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围绕“课魂”设计问题,选取材料,提升思维,浸润情感是历史课堂的追求......
冯友兰曾经对近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说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底,并不是因为他是西洋底,而是因为他是近代或现代底......
从张之洞辞世到今天,一个世纪的光阴飘然而逝。 一九九八年,当代学者李书磊在评论梁启超的《政变原因答客难》一文时写道:“梁......
洋务运动研究历来是近代史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40多年来,主要是近10年来,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已举行了七次,洋务运动的研究取得......
99年前张之洞逝世时,绝对不会想到,其尸骨的命途,比与他气息相融的晚清更加多舛和吊诡。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他的尸骨不断被大时代的风......
目的:深化、发展传统中医有关月经理论,得出五脏分期调经规律,为稳定提高中医调经疗效提供客观、操作性强的新理论、新规律.方法:......
张之洞所生活的时代正值清王朝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他作为一名清廷要员,既为朝廷卖力,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中西文化、制度差......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格局,列强入侵打开国门,太平天国势如破竹般席卷全国,使得政局动荡、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洪秀全试图宣传......
摘要: 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模式是“多元一体”,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以保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然而“中体......
十九世纪末期,中国出现了早期民权思想,它以天赋人权为基础,被资产阶级用来争取政治权利。这使得清廷统治阶级中的部分人感到封建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