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边界相关论文
1次、17次与132次 3月13日晚上,在日本东京附近工作的中国人左先生在与国内家人通话时感到房屋在颤动,他在电话里泰然自若......
火山气中包含着各种从活火山(有时是休眠火山)中喷发出的物质。火山岩气有火山岩石内部小孔洞或气囊中的气体、在火山岩浆和熔岩中......
前言 自板块构造说兴起后,李春昱教授是用此学说研究我国地质构造最早的学者之一。李先生不仅在中国和亚洲古板块的划分和发展上......
据国外地热研究论述,一地区的地热状况,首先取决于该区所处大地构造部位及地壳稳定程度。 世界地热带一般常出现在地壳各大板块边......
在内蒙古胡吉尔特一带进行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超基性岩、堆积杂岩、辉绿岩墙群及基性枕状熔岩夹大洋放射虫硅泥质岩组合,呈......
冲绳海槽是在大陆岩石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海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研究大陆边缘岩石圈的热点.研究冲绳海槽地区的有效弹......
在寂静的海底,沉睡着一座巨大的“金山”。随着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陆地上的能源与资源供给越来越乏力,许多国家正把目光聚焦于......
...
2012年 MW 7.8海达瓜伊地震的逆冲震源机制表明该区穿过转换挤压型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的汇聚受俯冲作用调节,该机制对地震与海啸......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欧阳祖熙研究员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出“RZB-1型电容式钻孔应变仪”,以其高精度四分量观测与优良的稳定性......
2007年4月1日,一次大海啸地震(MW8.1)使得所罗门群岛俯冲带在一个三联点处破裂。在这个三联点上,澳大利亚板块、所罗门海-伍德拉克......
...
最近,在苏门答腊俯冲带展开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海上及陆地研究,重点针对印度尼西亚2004年和2005年的板块边界地震破裂。这项由英国......
据2012年2月17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报道,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数值模型,有助于解释地震......
相对于一般地震中快速的断层作用而言,慢滑(SSEs)是另一种形式的断层形变。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很多俯冲带板块边界观测到了这种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经把地球分为可以产生9.0级地震的板块边界和不会产生9.0级地震的板块边界。然而,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
美国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发现,大陆内部发生的地震可能是数十甚至数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而不是下一个大地震的前震。在地震前兆研究......
可靠地划分地震区可奠定地震预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地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等通过研究分析指出板内孕震构造块体侧向......
火山喷发时,周围的地震仪记录下持续不停的细微摆动,所谓的火山性微动就是这样的。它与我所知道的地震波形完全不同,无论是P波初至......
分析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尤其是西部地震“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的关系认为,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带的强震活动之间存在互动......
从1956年开始沿印度洋—亚洲和太平洋板块边界的地震迁移触发了2008年5月12日M8.0中国汶川地震。迁移链为东西两条,彼此相向迁移,......
全球最大地震往往发生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地方,而被困于两个板块边界之间的水对地震破裂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通过对2......
2016年6月20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题为《加利福尼亚南部地震周期荷载的垂直图谱》(The vertical fingerprint ......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资助下,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巴基斯......
近年来,区域性的Nd-Hf同位素填图正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和演化,制约陆块边界位置和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金属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的......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
绘制图表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参与性强,从看图、析图、绘图,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于加强学生对图表的认识,有效地提取图......
<正>一、核心考点(表1)二、知能构建(图1)三、图表剖析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该图为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
提出了一种描述板块边界断层运动的力学模型,即将板块边界的地壳运动表述为板块的相对刚体运动加边界断层面上的负位错分布。应用该......
介绍全球板块边界模型———PB2002的研究方法及其取得的成果。PB2002模型以海洋板块研究为主,在确定中国及周边地区边界时对中国......
Amurian板块是Zonenshain等提出的提出的东北亚地区内部一个构造亚板块.Amurian板块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广泛重视.它到底......
<正>"板块构造何时启动"是当今地球科学领域最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不同领域学者基于地质学、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纯粹猜想等多方证......
从全球板块系统来看,中国大陆周边板块活动是其地壳运动的主要外部力源,明确周边板块与中国大陆间较精细的三维几何接触方式对中国......
化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基于化学新课程理念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很多,这些理论对化学课堂教学......
一组高质量的数据记录了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的震前、地震发生时以及震后的地表形变。但目前还没有适当的模型可以利用类似数据......
地震和火山活动是地球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所需面对的主要自然灾害,对这两大地球基本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灾害......
陆地地貌是自然景观的基础要素,是地球各大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强烈、物质交换最为频繁的界面。来自宇宙和地球内部的各种能量在地球表......
环太平洋地震带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各类板块边界的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不同板块边界类型有不同的地震频度、强度、震源深度......
中国东部中朝与华南(或扬子)板块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碰撞形成大别-苏鲁超高压造山带,这一碰撞结合带过黄海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
<正> 引言在现代会聚板块边缘进行的DSDPIPOD计划和其它一些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俯冲、增生和碰撞样式变化很大。沿一些边缘的构......
起初,人类在海上进行贸易和捕鱼;后来考察海底几个世纪只是为了确定哪儿水浅因而近岸航行极其危险的地点。“黑色卵石只见于锡利群......
文章根据华南地区物探、化探、遥感编图广西综合解译成果 ,研究广西若干重大基础地质特征 ,着重讨论地壳结构、深部构造、主要隐伏......
利用全球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力轴张量计算法,反演中国大陆附近板块边界线上的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其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与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