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枣庄相关论文
台湾学者昌彼得等编撰的《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几已成为宋史研究者案头工具书,所收罗的宋人达二万二千人,这对了解......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曾枣庄先生是一位享有极高声誉的学者,他治学严谨,著述等身,无论是治学精神、学术追求,还是研究视角、研......
就数首苏轼词编年提出与曾枣庄,保刈佳昭的不同看法,用大量事实考 证出《永遇乐·长记别时》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浣溪......
<正>中华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先民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并且,酒还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朱肱《酒经......
20世纪以来,苏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包括三苏综合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论述在内,相关文章和专门书籍多达二百四十八篇(部)。......
一、“经纶不究于生前”曾枣庄苏轼(1037—1101)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是历代研究得最多的文学家。就时代看,南宋、清代和最近三十......
《全宋文》卷四六四五收录李泳(官比部员外郎,下称李比部)《面对言淮西水利札子》《绪山庙记》二文。卷五八○○收李泳(号淡斋,下......
【正】 八南宋以后的文坛,曾经流传过黄庭坚与苏轼之间,有相互讥诮及争名的一些琐闻。近来,曾枣庄先生写了《评苏黄争名论》一文《......
继林语堂《苏东坡传》、曾枣庄《苏轼评传》、李一冰《苏东坡新传》等书之后,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又推出了《漫话东坡》(凤凰出......
<正>优秀的史家应该具备如刘知几所说的"三才",即史学、史才和史识。史学,可指较丰厚的前期知识储备;史才,可指统驭和组织这些知识......
欣闻《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十种(下称《丛刊》)即将付梓,诚心祝贺!于"三苏研究",我是外行,仅属拥趸;于枣庄先生,现未谋面,自称粉丝。......
期刊
<正>笔者与业师王兆鹏先生曾撰文考定李之仪卒于政和八年(王星、王兆鹏《李之仪卒年考实》,《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其后任群先......
类书的流传类书不仅在中国大量流传,在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汉字文化圈也曾广泛流传,日本、韩国、越南现存的古籍中有不少是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