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曹操翻案相关论文
“替曹操翻案”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双重刺激下产生的一场历史人物评价运动。因此,这一运动蕴含着复杂的学术内涵和......
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抢救性发掘,在网络时代显得坐立难安。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煜说:“考古学界这么多年来没出过......
把"蔡文姬戏剧化",在郭沫若之前的名家是程砚秋的《文姬归汉》,而且认定《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所作,"第十四拍"已成为程派唱腔名段之......
1958年,郭沫若向党交心,坚决跟党走。他写了101首百花齐放小诗,盼望像海棠花一样,奏响学术文化繁荣的春天交响乐。1959年他以“替曹操......
1958年11月28日晚,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郭沫若副委员长在鸿宾楼宴请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领杨勇、王平等同志。席间谈笑风生、海......
<正> 对于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曹操的评价问题不自今日始。鲁迅早在1927年就对曹操作了适当的评价,他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
<正> 近年来,在内蒙、北京等地,对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以下简称《蔡》剧)的主题思想,展开了一番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对《蔡......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人物,小说中的曹操是个反面角色,并且认为曹操的形象都......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
<正> 一九五九年一至五月,郭沫若同志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第二篇是《替曹操翻案》,第三篇......
本文首先肯定郭老在1959年提出“为曹操翻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后指出“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