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不应期相关论文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最佳消融径线。方法用乙酰甲胆碱+短阵快速电刺激诱发犬持续性房颤模型,直视下用直径4mm的......
目的探讨心房内二点起搏对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7只,麻醉状态下常规插管置入冠状静脉窦(CS)、右心室心尖部(RVa......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后对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的影响。方法:6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选择性房室结慢径消融,除1例......
利用微机采样处理心肌跨膜动作电位,得到静息、动作电位等9项指标。用线性回归方法测定动作电位平台期,首次实现了平台期的自动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完全去迷走神经)的远期心电生理效应。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消融组和假手术组(各8条)。消......
目的研究抑制线粒体苯二氮卓类受体(mitochondrial benzodiazepine receptor,mBzR)对缺血大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复极至90%的时间(90%of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5):286作者在静脉注射罗通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基础上,又观察了14例预激综合征伴快速......
目的观察短阵心房颤动(房颤)的电重构现象及其恢复过程,探讨电重构与房颤再发及维持的关系.方法15只健康成年犬于左、右心房外膜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在AF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长期快速起搏实验犬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实验犬右颈部皮下......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通过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阻滞作用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及相关靶器官的保护,很少涉及心律失常的......
目的 探讨系统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完全去迷走神经)的远期心电生理效应.方法 成年雄性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消融组和假手术组(各8条......
目的:通过观察伊布利特对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整复性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抗心室颤动(VF)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
观察短时快速激动对肥厚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关系.以部分结扎腹主动脉方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阻......
...
背景:自主神经系统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刺激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可以缩短心房平均有效不应期,减小折返波长指数......
目的:通过研究炙甘草汤(Zhigancao Decoction,ZD)对快速心房起搏(rapid atrial pacing,RAP)家兔模型左心房(left atrial,LA)有效不应期......
目的 :研究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MS 5 5 1,即 1,3二甲基 6 [2 (N 2羟乙基 3 4硝苯丙氨基 )乙氨基 ] 2 ,4(1H ,3H) 盐酸嘧啶二......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
本研究通过对犬左上肺静脉和右心耳快速起搏,观察心房肌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和左上肺静脉离子流的变化,探讨其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的......
目的探讨靶向损毁心交感神经元(targeted ablation of cardiac sympathetic neurons,TACSN)对心肌梗死(MI)后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
目的 观察行腹主动脉缩窄术(AAC)后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的改变.方法 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AC组和假手术......
目的测定诱发心房颤动(AF)或持续电刺激2h前后肺静脉前庭有效不应期(ERP),探讨其在AF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0只,S1S2程序刺激......
心房纤颤(下文简称AF),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等;其它见于如:......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快径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双径路之间的电生理联系.方法:32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
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是一种在人心房肌细胞特异性表达,而心室肌不表达(或低表达)的离子通道.IKur参与心房复极的Ⅰ相和Ⅱ......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房电生理功能的改变:动作电位时程(APD)及有效不应期(ERP)缩短、APD......
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房室结双径路(DAVNP)其快径有效不应期(ERP)往往较短.Lee等(1997)根据快径ERP是否>500 ms,将其......
期刊
1968年,Moe等提出用不应期的回剥现象(peeling back refractoriness)解释房性早搏能促进室房传导,或室性早搏可促进房室传导的机制......
探讨缺血预适应(IPC)抗急性缺血心律失常的部分电生理机制.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IPC组(n=6),采用特制电极记录和测量三层心......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房室旁路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共156例有房室旁路参与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为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关附甲素(AHH)对豚鼠离体心房肌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脱颈法处死豚鼠后,迅......
目的 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HMI)大鼠离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MAP)及心室有效不应期(ERP)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I模......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的影响。方法: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恒流灌流,分别予溶媒、低剂量吴茱萸、高剂量吴茱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