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起搏器相关论文
植入起搏器后,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心房或心室的起搏和感知功能障碍,需要医生及时识别并进行相应处理,包括程控调整参数,必要......
心律失常的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射频消融和植入起搏器等尽管已有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
生理性起搏旨在重建心脏的节律和激动顺序。较多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存在窦房结功能不良,对运动和情绪不能作出正常的心率反应,即变......
2008年2月23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工作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主任委员王......
文献报道的心外膜起搏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血管及手术后异常及右侧房室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起搏阈值的慢性升高。本文报......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长期快速起搏实验犬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实验犬右颈部皮下......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永久心脏起搏,由于小儿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血管细小,身体发育不良,心腔位置畸形等,常规的成人起搏技术是否能成......
目的 观察植入或更换起搏器病人迟发性囊袋血肿的发生率 ,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从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植入或更......
自1979年以来,我院共植入永久性起搏器21例,遇到了以下几种非常见的并发症。一、2例植入起搏器后突然血压下降,其中1例为扩张型心......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常因心律失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治疗.在1组有关3 61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
我的一个病人是地质学家,他听我这样说完后笑了:“咱们所在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磁场,难道很可怕吗?” 地球磁场当然不可怕,为什......
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数以百万病人的生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起重要作用.......
起搏器植入术后,在半年以内植入起搏器侧的前臂不宜大幅度活动(一般活动没有问题),可在小范围内活动,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尤其是老年......
近日,宝鸡高新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6岁患者植入全自动"抗核磁"心脏起搏器,在我市率先完成全自动抗核磁起搏器植入术,标......
山西大同读者张某来信说:今年62岁,自1991年发现患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先是间断服用异搏定,后改为倍他乐克。2002年发作房颤,开始服胺碘......
起搏器是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但起搏器植入后有时可引起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如竞争性心律失常、反复搏动、快速性房......
在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过程中,电极植入常常必须符合起搏器植入参数和常规电极植入位置。但由于患者个体心腔内存在许多生理和病......
目的探讨植入起搏器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于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79例作......
起搏器安置术后因高钾血症引起起搏器功能障碍亦有报道[1],但高钾血症影响心室起搏器植入效果临床鲜有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因高......
患者男性,69岁。因“反复心悸1周余”收住入院。临床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RED01型双腔永久起搏器(美国美敦力......
目的:研究植入起搏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植入起搏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为研......
患者男性,76岁,5年前因心动过缓、晕厥安装双腔起搏器.体检:血压150 / 80mmHg,心率75 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
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头晕、心悸伴乏力6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体检:T36.6℃,P54次/min,R19次/min,BP140/66mmHg,神志清,精神软,双侧......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是由患者自身心律与起搏心律共同构成。起搏脉冲发放后心肌能否应激取决于心脏自身状况,如心肌已失......
对于起搏器依赖的患者而言,起搏器正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心室起搏.心室的正常起搏需要一个稳定的起搏阈值.早年植入起搏器后......
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出现起搏-反复搏动二联律和起搏-窦性夺获二联律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现列举3例予以解读。......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亦不少见。其出现使起搏心电图的表现更为复杂,但也为分析起搏心电图提供......
正常人在生理情况下PR 间期随心率增快而缩短。动态AV 间期又称频率适应性AV 间期,是指起搏器模仿房室结的传导功能,随着心房率的......
起搏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可纠正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有效预防恶性快速心律失常等,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