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束电图相关论文
采用无创伤性体表叠加法记录100例老年人希氏束电图(Surface His bundle electrocardiogram, SHBE)。健康老年组34例;传导异常组66例,其......
心电图的诞生已逾百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与研究,已成为心律失常诊断的一个主要手段。1969年希氏束电图记录技术的出现,开创了临床......
1969年Scherlag首次经导管成功记录到希氏束电图,标志着心腔内电图记录技术的诞生。70年代,开始应用多极导管进行心脏程序刺激诱发室......
Lenegre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心脏特殊传导系统束支水平的疾病。最早在1964年由Lenegre报告并因此而命名。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至......
自 Lown 等报道正常人可以具有 PQ 间期缩短和 QRS 综合波正常的特征以来,有关报道日多。本文试图从心电图与临床表现将本症与预......
标测是心脏电生理学的核心20世纪70年代心脏电生理学的问世有两个重要的基石:一是腔内电图记录技术的问世,这是以1969年Scherlag经导......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三联征包括短PR间期,δ波和QRS波宽大畸形。本图左侧的心电图则具有这三个特点,与之同步记录的是高右房电图和希......
<正>希氏束电图的导管记录技术的问世奠定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成为心脏病学一门新的亚学科的基础,本文将回顾希氏束电图记录技术的......
希氏束电图的导管记录技术的问世奠定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成为心脏病学一门新的亚学科的基础,本文将回顾希氏束电图记录技术的发展,......
心电活动的起源或传导发生紊乱时,会引发心律失常.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记录和诊断可分为3个时期:①心电图问世前的时期:主要依靠脉搏......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中房间隔穿刺点定位的准确性是一重要环节。以往采用的右房造影定位法、右房高定位法、希氏束电图记录定......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离体大鼠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方法Langendorff灌流离体大鼠心脏,记录希氏束电图和心外膜心电图,......
希氏束电图对研究心脏房室传导系统有重要意义.对于动物离体心脏,通常是在应用La ngendorff法灌流心脏的基础上,经三种途径记录, ......
房室传导阻滞(简称AVB)在体表心电图(简称ECG)上无法判断其精确部位,只有依赖希氏束电图才能确诊,而希氏束(简称HBE)阻滞合并束支......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家兔心脏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开胸暴露心脏,通过结扎及再通......
近25年来,对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的异常心电图的解剖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这时期内所取得的进展。房室传导阻滞......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间距的导管对在体家兔希氏束电图记录结果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均经左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希氏束电图;所用电极导......
【正】患者女性,32岁,发作性心动过速十余年;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外院行电生理检查时,心导管经股静脉不能抵达右房右......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心律失常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常发生于冠心病和有过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是突发性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寻找......
本文分析24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希氏束电图及体表心电图。13例QRS不宽者,阻滞部位8例在房室结,5例在希氏束内;9例房室结阻滞及6例......
<正>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BBR-VT)是迄今惟一明确了其折返环路的室性心动过......
<正>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一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传导阻滞,其中最常见的是房室传导阻滞,从其心电图表现看,有时不仅局限于房室交接区,还涉......
<正> 临床上常规心电图往往不能准确地判定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位置。本文报告自1973年以来对33例完全性心脏阻滞(CHB)者进行的希......
洪医师(主治医师)本次心电图教学查房内容为患者男性,18岁,阵发性胸闷、心悸2年,运动及情绪激动时易发作,休息或蹲位时能缓解.临床......
1952年 Zoll.PM的卓有成效的创举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方法学缺点。该技术中的两个电极均缝在胸壁 ,起搏心脏的同时也引起胸部肌肉的抽......
<正>希氏束电图(His Bundle Electrogram)是描记心脏内传导系统电位变化的曲线。本文运用体表法研究我国健康飞行人员希氏束电图的......
<正> 近年来关于希氏束电图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较快,因其对干房室传导阻带的定位,心律紊乱的机理探讨和鉴别诊断,心脏药物药理作用的......
<正> 早在1924年,Mobitz 就认识到Ⅱ°二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阿-斯综合征的前兆。这一看法已被近60年来的临床实践所证实,而且已......
<正>双向性心动过速(BT)指心动过速时QRS波群额面电轴呈两种形态逐搏交替变化,常呈180°旋转,作为一种单纯描述性术语,它包含了一组......
希氏束电图的发展和半束支传导阻滞的概念已引致对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指征的传统意见作重新审查。治疗技术并非争论问题;心室起搏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