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之中相关论文
心斋心学义理有两重结构.第一重结构,在本体上以良知是自然天则,先天具足,当下即是;故在工夫上不假安排,直接以百姓日用是道;在发......
《中庸》“未发”问题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探讨,其中朱子、船山和牟宗三是较具代表性的三位思想家,其观点分别代表了理学、气论哲学与......
洛学南传中,程门弟子杨时一传同郡罗从彦,再传同郡李侗,李侗传朱熹而后发展出阂学。这一脉道南传中,杨时、罗从彦、李侗因都是南剑郡人......
杨时作为两宋之间重要的理学家和承继者,自宋南渡后,以理学中的天理论、人性论、诚论为思想体系,把洛学传承到了闽地,发挥了北宋二......
“未发之中”是宋明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陈科华先生认为,王夫之所理解的“未发之中”是指“情动于内而将欲发乎外的那一时刻段”......
对阳明弟子的论述,历来多以龙溪(王畿,字汝中,公元1478-1583年)、绪山(钱德洪.字洪甫,公元1497-1574年)为主,聂双江(聂豹,字文蔚,公元1487-1583年)之学则少人问津.其实这位被......
摘要:朱子主“动”的涵养未发工夫,为“静→动→敬”的涵养环节之一,其针对已学者而言,要求在人伦日用中养心体未发之中并守之以备发用......
王阳明之前的理学家们将《中庸》之未发说与“未发之中”简单地等同,而他却自觉到常人未发之不中的可能。通过分析未发之不中存在的......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龟山(杨时)在无锡创建东林书院,聚徒讲学,整理二程遗著,并对一些重要命题予以继承、发展,使吴中成为洛学入......
"中和问题"是我们审视理学发展脉络的绝佳视角。程颐、吕大临、朱子、王阳明论"未发之中",或基于直觉的立场,或基于理性主义的立场,但......
杨时作为两宋之间重要的理学家和承继者,自宋南渡后,以理学中的天理论、人性论、诚论为思想体系,把洛学传承到了闽地,发挥了北宋二......
对于作家诗论的解析不可脱离其知识构成凿空而论,解析吕本中"活法"说的形成与内涵亦是如此。吕本中的理学修养深刻影响了其诗论的形......
“未发之中”是传统儒学中“第一难透底关”,王夫之通过对宋明心性之学的检讨,从三个层面即心理学之辨、儒佛之辨和心性之辨透过了“......
阳明认为未发之中既指心体纯是天理,即"有"的一面;也指心体鉴空衡平、无滞无染,即"无"的一面。心体廓然,无所偏倚,不牵于一理,不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