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已发相关论文
"中和旧说"是朱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讨论。文章将顺着诸位前辈学者的成果,对朱子"中和旧说"形成的年......
程颐建构理学体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儒家道统论的逻辑下,对传统的儒家典籍进行理学化诠释。他对《中庸》之“中和”思想的疏解,就......
传统观点认为,乾道己丑春(1169年,朱子年40岁),朱子与友人蔡季通讨论中和问题,突然自疑旧说之非并确立新说,中和新旧说遂以此为划......
在阳明那里,"未发"是伴随着"已发"而给出的。"未发"作为一种根本性的"能",意味着人格存在的整体和意识行为的自身同一,这种"未发"......
以知觉论心是考量"心之本体"问题的发端,但重点在心本体发用的正与不正。"心统性情"的意义,在于全面解释从体到用、从本然到端绪的心性......
朱熹构建了理气与心性两翼 ,理—分殊与心统性情两大主题的互渗互补 ,从而支撑了朱熹的理学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心统性情的统有兼和......
“未发已发”这一对概念最先出现在《中庸》中,从而也最先开启了讨论这对概念所属的心性论的法门。但是《中庸》在未发已发方面都未......
"心统性情"的命题由张载明确提出,朱熹对此思想极为赞扬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学说。"心统性情"有兼和主宰两义,心兼动静、体用、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