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创作相关论文
《盛明杂剧》是明人沈泰编辑的一部杂剧选集,作为明代杂剧选刊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各样的重要戏曲选集,共收集明前期至明末具有代表性......
【正】明杂剧的剧场演出问题一直为古代戏曲研究的薄弱环节。今天看来,和具有市俗化、全民性统一舞台的元杂剧不同,明杂剧不仅名称......
戏曲艺术成熟之际,通常会反映在它的普及度上,而普及度又往往经由其产生地域(广义的表演场所)的文化积淀及表演场所的分布得以诠释。本......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大同)人。元锺嗣成《录鬼簿》将他列入“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并录其杂剧十一种。其中天......
顺治、康熙时期的杂剧作家在杂剧的本体认识上基本承袭“发愤著述”的传统,实现了向明中期“把戏剧等同于诗歌”的创作观念的回归,......
朱有燉(1379-1439)是中国明初重要的藩王剧作家,享有“明代第一杂剧作家”美誉。①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
摘要:情与礼的纠葛是古代婚恋题材文学作品的中心话题,其模式不过是情与礼范畴内的张扬,最终也逃不出归属于礼的命运。而作为华夏文明......
【正】 元代的大都 (今北京),新兴的北曲杂剧在这里获得了迅猛发展.一方面,"歌棚舞榭,选九州之秾芬",演员众多,伎艺超绝,另一方面,......
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张大新元杂剧作为一种以“俗”为标记的崭新文艺样式,伴随着元蒙统一帝国的建立而迅速繁盛,并从根本上......
【正】 康海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诗文作家和杂剧作家。著有《对山集》、《(氵片)东乐府》、《武功县志》和杂剧《中山狼》、《王兰卿......
古代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又......
蒙元统治者对人员的等级划分使得杂剧作家也有了'北人'与'南人'之别,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对杭州成为杂剧活动中心起......
全真教对马致远的杂剧思想内容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马致远的杂剧借助于全真教的教义主旨,重新阐释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消极悲观情绪......
明王朝建立后,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大一统的同时,在精神文化上也实行了大一统,在这一文化政策下,杂居作家自觉不自觉地远离反映现实的题......
元代南戏与元杂剧的关系是研究元代戏剧必须面对的问题。存本《宦门子弟错立身》是元代一统后“古杭书会”才人据金、元北方戏剧题......
明代中后期单折戏创作蔚为大观,文人竞相采用这种体制来抒泻情思,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清代。本文将明代单折戏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
朱有燉(1379—1439)一生致力于杂剧创作,存世作品31种,是明清两代杂剧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对元杂剧十分青睐,曾在作品中直接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着重分析了明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并探讨了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及士人风尚。 第一部分为明杂剧综述。概括介......
研究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实质上是把历史与文学相结合起来考察。学界对唐宋、明清的科举与文学关系皆有涉猎,对元代的这一论题关注不多......
本文把文人与妓女放在元代的特定时期来考察元文人、元妓女与元杂剧的相互关系,以及构成元杂剧创作与表演两翼的关系内容如何影响了......
元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关汉卿,作为元杂剧创作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他的剧作历来是大家关注的对象。研究关汉卿杂剧的文......
<正> 在灿若星汉的元代早期杂剧作家之中,李文蔚是一个具有鲜明思想倾向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作家.他曾与关汉卿、白朴等大师一起,......
元杂剧在对女性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中表现了对女性遭遇、命运的关心和同情,体现了与封建统治阶级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相对应的女性......
本文着力发掘元代婚恋杂剧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对传统题材的拓展与深化,进而对其生成机制和炽盛原因作了富有理性思辨色彩的......
元代是杂剧大放异彩的时代。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杂剧并没有因此消亡,而是不断地发展,并且产生了一个特殊的作家层面,即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