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本相关论文
元代前期历史剧是被战乱抛入社会底层的一代文士心理与现实的逆向折光,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浸润着郁勃苍凉的民族意识和悲壮亢奋......
徐雁、谭华军整理《续补藏书纪事诗传》(辽宁人民出版社),用功甚勤,令人叹羡,然犹有憾者,即原作不误,而由整理者注释成误。不贤识小,且拈......
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将日本七家公私文库庋藏的部分宋元旧椠中所载的刻工姓名逐一摘录下来,编成《宋元刊本刻工名......
刘向任光禄大夫时所序《列女传》本为劝喻帝王,但此类书籍在民间一直多有传布。东汉出现的曹大家注十五卷本影响较大,至宋代已基本......
嘉业堂藏书楼,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江南古镇南浔,由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
古籍版式是古籍樣式中最爲直觀的表徵,可以用作鑒定的依據,魚尾即其中細微的一點。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四庫館臣曾提到墨蓋與魚......
一、前言《事林廣記》是南宋陳元靚編纂的一種百科全書式的類書,最初編輯時叫《博聞錄》,分為十卷,内容大概分為三部分。元朝統一......
近几年,宋金戏曲文物被陆续发现,那些尘封了多年的壁画器物,能够直观地显现历史的状况,如果把它与文献、史料结合起来考察戏曲,当......
在元杂剧《诈妮子凋风月》一折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上马娇]自勘婚,自说亲,也是贱媳妇责媒人。往常我冰清玉洁难侵近,是他因,子管交话儿......
《元刊雜劇三十種》是現存最早、也是唯一的一部元代刊刻的雜劇刊本,其中使用了大量的俗字。本文以《元刊雜劇三十種》為基础语料,......
朱肱的《活人书》是宋代著名的伤寒学著作,流传广泛,版本众多,对后世伤寒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书几乎每一次刊刻皆有文字上的较多......
元代兴盛的杂剧赢得了众人的瞩目,在经过明人的传抄后,改变了其原有的面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就有......
释契嵩是北宋时期有着重要影响的佛教界代表人物,其诗文集《镡津文集》在绍兴四年(1134)经释怀悟辑录成书.今国家图书馆所藏《镡津......
元杂剧元刊本与明本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元刊本与明抄本的比较分析,揭示二者在说白、曲词、体制上的差异,......
元末诗歌总集《草堂雅集》大致有三个版本系统:元刊本系统、俗本系统和徐渭仁所藏清抄本系统。从诗人和作品的收录情况和编次对比来......
元杂剧《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现存有元刊本和臧懋循《元曲选》两种版本,两个版本因时代的不同而略有相异之处。臧懋循以一己之力删......
《四库全书》本《唐才子传》是四库馆臣以《永乐大典》"事韵"、"姓氏"中文字缀合而成的。与《永乐大典》原文及元刊本相校,《四库全书......
创作于元代的杂剧,在舞台上活跃了很长的时间,在进入明代之后,仍然是演出的主流。但是为了适应演出需要,艺人势必会对其做出种种的......
杂剧《范张鸡黍》主要有元、明两种刊本,二者剧情出入不大,都歌颂了范式、张劭的深情厚谊,对元代卖官鬻爵和权要横行的现实也作了深刻......
陆游《名公妙选陆放翁诗集》是元代所编辑的陆游诗的选集,此书的元刊本系统现仅存日本。本文通过考察《陆放翁诗集》和《剑南诗稿》......
杂剧作为一种曲白相连,唱、念、做、打兼具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归根结底是要靠语言来呈现的,即它的曲词与宾白。但长期以来杂剧“以唱为......
在对《死生交范张鸡黍》元刊本与臧本进行分析对比时,发现臧本在继承元刊本的基础上修改了曲文,增添了曲白,这显示出元、明两代不同的......
【正】 中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源出于元刊本《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国志平话》,这大概已成定论。可是《......
说白简略甚至没有说白的元刊本,与说白丰富的明本到底哪一个更接近于元杂剧的原貌?本文通过对《单刀会》元刊本与明本的比较分析,汪明......
【正】元代早期剧作家郑廷玉(生卒不详,彰德人,今河南安阳)的杂剧现存共五种,包括《看钱奴》、《忍字记》、《楚昭公》、《后庭花......
薛仁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以他三箭定了天山而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至今仍活跃于影像作品、文学创作中。......
元杂剧《薛仁贵》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一是《元曲选》,虽故事大抵相同,但在人物设置、情节处理、曲文处理、......
《死生交范张鸡黍》在《元刊杂剧三十种》及《元曲选》中虽然在故事情节方面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元曲选》中的版本对《元刊杂剧......
元杂剧现存较早的主要是元刊本和明刊本。长期以来,人们依照传统意义上的版本理念,往往将明刊元杂剧完全视为元杂剧,并从中研究元......
近二三十年来,在反思将《元曲选》作为研究元杂剧的依据之后,学界也越来越关注元杂剧的版本,不少人认为现存的元杂剧文本仅有《元......
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始见唐甘伯宗《名医录》,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时无"长沙守"之称,刻《注解伤寒论》始依《名医录》在"张仲......
比较元杂剧元代刊本与明代刊本中的科诨可知,元刊本中合乎情理、易于表演、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科诨被保留在明刊本中,反之,则被删减,另......
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章培恒编者按:去年2月,上海大学聘请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声名卓著的学者为讲座教授,这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汇......
【正】 元杂剧是一代文学创作的高峰,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从元人对各种题材的运用和留下的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期刊
我国的戏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孕育过程,至元杂剧,已经成为较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杂剧之说:唐为传奇,宋为戏文,金为院本、杂剧,合而为......
元代南戏与元杂剧的关系是研究元代戏剧必须面对的问题。存本《宦门子弟错立身》是元代一统后“古杭书会”才人据金、元北方戏剧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