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穑相关论文
李穑(1328-1396,字颖淑,号牧隐)师承高丽大儒李齐贤,是丽末鲜初汉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也是朝鲜古代文人当中汉诗创作最旺盛的诗人。因高丽......
近年来,随着中朝、中韩关系不断发展,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中朝、中韩间的文学作品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著作和论文也层出......
李穑(1328-1396),号牧隐,高丽末朝鲜初著名诗人。李穑是活跃在高丽王朝的文学家、性理学者,其文学成就尤为卓越,留有《牧隐稿》,是......
李穑(1328-1396),字颖叔,号牧隐,高丽朝宁德郡人,其父稼亭李谷为高丽朝名臣文孝公。牧隐李穑生活在高丽末朝鲜初,一个社会动荡、朝......
中朝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交往频繁,联系紧密.元明易代之际,高丽名儒李穑曾多次造访元大都,并创作了大量与中国相关的诗歌.本文......
本文通过朝鲜史料李穑《牧隐稿诗稿》对汉文、蒙古文、波斯文史料中北元汗系交替中的几个矛盾问题进行辨析,得出天元帝脱古思帖木......
高丽王朝大儒李穑《辞辨》,为东国不可多得的辞赋学论述。李穑认为"赋"之文体来源于《诗》"六义"之"赋",此"六义"之"赋"后又流变为......
元、明、清三朝,来华的高丽或朝鲜使臣将使华途中的见闻,用汉字著录成文,编辑成书,这在朝韩历史上被统称为“燕行录”,见证着两国......
摘 要:李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创作了大量汉诗,在朝鲜汉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作为一个有志的儒臣,诗人目睹残酷的社会现实,以......
李穑生活于丽末鲜初、元末明初,五次科举应试,前三次试于高丽本土,后两次试于元朝大都,登科元朝进士。他是东国有影响的汉学家、文......
本文从天理、气、心性等方面对李穑的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尤注重对他的明德说的抉发,并指出了李穑理学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意义。本......
李穑(1328-1396,字颖淑,号牧隐)师承高丽大儒李齐贤,是丽末鲜初汉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也是朝鲜古代文人当中汉诗创作最旺盛的诗人。......
李穑的号是牧隐,他的作品都收录在《牧隐集》中,《牧隐集》分为35卷《牧隐诗稿》和20卷《牧隐文稿》,本论文侧重点放在研究诗歌方面,故......
高丽末期著名学者李穑入主成均馆之后,积极推广朱子学说,研读、讲授《论语》等经典。他还为国王讲授《论语》,并创作了富有特色的......
高丽末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李穑撰有许多关于杜甫的诗作。其中一首诗中有关杜甫和黄庭坚的评价,涉及到杜甫确立杜鹃再拜......
"小中华"最初是宋人在高丽文宗时期(1046—1083年)赠予高丽的称号,它与宋朝将高丽使馆命名为"小中华馆"这一事件紧密相连。高丽基......
李穑,字颖叔,号牧隐,忠清道韩州人。天历元年生,自幼聪慧异常,读书见辄成诵,年十四中成均试,其父李榖在元朝为中瑞司典薄,李穑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