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动态相关论文
植被承载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50%以上的碳储量,成为陆地上的重要碳库,并在全球陆地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气候暖干......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被覆被时空分布与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基于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利用2000......
作为中国首批试点的十大国家公园之一,祁连山国家公园旨在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祁连山国家公园在......
为探究荒漠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动态与分布规律,揭示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的植被演替趋势与多样性特征,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胡杨群......
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其演替对气候调节以及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遥感技术是研究区域乃至全球尺度地表植被分布状况以及......
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81—2015年长时间序列植被(GIMMS NDVI3g)、降水(CHIRPSv2.0)、气温(CMFD)和干旱(scPDSI)数据集,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Se......
为揭示近20年来川中丘陵典型防护林发育与演变状况,于2012年9月对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采用固定样地法开展研究工作,研究中完成了......
气候变化是植被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环境条件,对植被的生长、物候、内部的水分关系与气......
目的 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及治疗提供有效的措施与依据.方法 采用质粒图谱、质粒酶切图谱等质粒分型,结合对表皮葡萄球菌......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于环境可持续性、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分析、政策框架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选取以高寒草地为主要覆......
植被动态是反映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过程。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的青藏高原,被誉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青......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研究森林植被组成与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植被多样性......
长时序植被动态监测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全球变化的重要环节,定量研究植被分布及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当前植被生态研究的一个热......
草地沙质荒漠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
植被覆盖因子是水土流失控制因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子,其在年内呈现高度动态变化的特点。遥感技术已成为水土流失风险评价中植......
学位
为研究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揭示飞播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于2013—2017年在......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是我国西北沙地主要的建群种,对油蒿植被动态的研究对于沙漠化地区植被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本文以张家沟集水区为例,研制了基于个体的景观尺度上的森林动态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对树木生长的生物学过程和影响树木生生长的环境......
本文以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生态学的野外调查方法,从该区环境条件变化、植被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生活型、......
本论文对内蒙古奈曼旗不同类型沙地植被的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光合响应机制等开展了实验观测研究。以奈曼旗退耕......
现代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面积约2200km2。该区是由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同样也是水陆交错带,多种生态系统在此交替......
为研究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为草地植被动态监测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本文选取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为研究......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利用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监测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映秀汶川段河岸带植被在汶川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动态......
对广西田阳岩溶石山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石场废弃地的维管束植物有60种,隶属22科54属,其中草本......
对半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定量评估,能够充分显化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对于地方的生态补偿、环境保护及生态经......
植被动态包含多种形式,演替是植被动态的核心和主体。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植被动态学研究实践,通过分析总结植被演替......
海岸带植被是连通陆海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及人类活动加剧等背景下,掌握海岸带植被演化规律是支撑未来海岸......
生境再造与植被恢复是黄土区露天矿生态重建的核心,其中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保证.以我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采用野外调查、......
植被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研究植被与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评价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植被模型得以迅速发......
在皇甫川流域,利用不同时相(1987年、1996年)TM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得了皇甫川流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皇甫川......
本试验分别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带和呼伦贝尔盟草甸草原带对不同撂荒年限的撂荒地植被动态及土壤特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探讨......
基于0.5°×0.5°经纬网格分辨率的一个全球植被动态模式,利用全国676个雨量站点1961~2000年13资料在0.5°×0.5&#......
对2007-2009年126景MODIS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11个高寒草地监测点的地上......
植被动态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陆地水循环的关键过程,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以海河上游典型流域蔡家庄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75种植物的结种量、种子形态、植物生活型关系.结果表明,灌木和半灌木(小半灌木)的结种量比草本植物的大;就草本......
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存在着时空变化。本文对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进行了......
借助RS、GIS和景观分析工具,利用1992、2015年Landsat TM/OLI影像计算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对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变化进......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半湿润农区与干旱、半干旱牧区接壤的过渡交汇地带,也是将我国农业区与草原牧区分割开来的半农半牧、时......
本文以库布齐沙漠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往年植被、土壤、气象调查数据,通过对不同沙地类型群落特征、土......
植物群落演替和植被动态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热点科学问题之一,而阐释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厘定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动态的影......
针对近期祁连山植被时空变化特征了解欠缺的问题,利用线性趋势模拟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7年祁连山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其......
期刊
生态交错带作为独特的环境单元,已逐渐发展为研究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基础.通过回顾生态交错带的发展历史,并对国内生态交错带的研究......
结合1982201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类型和气象数据,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二阶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地区生长季白天最......
河岸缓冲带的植被结构特征是维持其多种生态服务发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黄河中下游由丘陵向平原过渡区域的典型河岸缓冲带为研究......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也是联接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轻微变化均......
干旱区水分制约着物种的形成、进化、演替和分布。以塔里木河上游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定位监测及室内分......
宁波地处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区,该区域人类经济活动活跃,人口密集,并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面临着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问题,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