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林相关论文
<正>提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美貌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其实,小说的主角是克洛......
比丘林(ИакинфБичурин,1777-1853),1808年1月作为第九届俄罗斯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中国,前后在北京居住约十三年之久。......
尼基塔·雅科夫列维奇·比丘林(亚金夫神父,1777-1853年)是俄国19世纪最杰出的东方学家。他在北京领导了十四年的俄罗斯传教团,奠定了......
比丘林、科瓦列夫斯基、卡缅斯基、列昂季耶夫斯基、西维洛夫、沃伊采霍夫斯基是 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俄国汉学家。他们以扎实的汉......
鸦片战争前,俄国的汉学研究始于俄国的传教使团。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汉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比丘林是......
《汉文启蒙》出版于1835年,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为其主持的恰克图汉语学校的教学之用而编。全书共分为前言、第一部分、第二......
别林斯基笃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崇尚欧洲中心主义,否定中国历史、文化和制度,批评中国人的愚昧和保守。比丘林和德明等俄国汉学家......
1805年,比丘林作为第九届俄国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北京,从此开始了他所钟爱的汉学研究.他在大量翻译中国典籍并充分利用的前提下,......
中俄之间与史学相关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18世纪,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672—1725年在位)率领庞大的巡欧使团前往欧洲,历时一年,学习......
俄国的汉学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树著称于世,在她早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传道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尼基塔·雅科夫列维奇·比丘林(亚金夫神父,1777-1853年)是俄国19世纪最杰出的东方学家。他在北京领导了十四年的俄罗斯传教团,奠......
近年来,随着澳门研究的日益深入,澳门作为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的意义越来越得到彰显。澳门作为历史上西方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的......
俄国著名的汉学家比丘林,是作为俄国“汉学”的划时代人物载入史册的,故又被称为“俄国汉学之父”。 (一) 比丘林(1777~1853年)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