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循环相关论文
固氮树种是一种重要的固氮资源,在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和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据统计,全球林地面积约41×10~6hm~2,固氮量可......
本研究以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羯羊为试验动物,探讨不同青蒿素添加量对瘤胃微生态中原虫和细菌区系以及微生物氮素微循......
1灌水量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供试材料为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设置不灌水(W0)、拔节水+开花水(W1)、拔......
可溶性有机氮(SON)在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受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本研究以福建省中亚热带具有相似地......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土壤氮素的迁移与转化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反硝化作用作为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产物N2O作为主......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三个主要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的物质能量循环方面占着重要的地位。河口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向海洋生......
氮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是重要的生源要素。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因此......
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针对氮肥用量过大而引发的肥料损失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等现存问题,本......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是现代生态学研究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在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都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稳定性同位素15N自然丰度法......
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氨气挥发情况、历史放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2005和2006年生长季期间,在长达17年放牧处理的样地上测定了5个......
菜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量大,氮素循环强度高,损失途径多,损失量大。氮素除被作物吸收外,易造成土壤硝酸盐累积,引起土壤质量下降,进而通过......
土壤氮素矿化研究对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总结现阶段土壤中有机氮矿化的研究成果入手,阐述了影响土壤氮......
利用钻孔和挖掘的方法从滇池底泥获得12个样品,利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硝化菌、亚硝化菌培养基及硝酸盐培养基分离其中的优势菌,并进行......
草地生物固氮不仅是草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输入过程的重要部分,而且与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建立和退化草场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关系。在......
应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N素的储存、流向及其利用效率,结果证明绿肥和沼肥与化学N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对N素的......
菜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量大、氮素循环强度高、损失量大。综合分析了菜地土壤氮素转化与循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施肥、大气沉降、自......
研究了衡水湖水体5个样点:深水区、大赵闸、芦苇区、香蒲区、南关闸氮素利用细菌的水平分布与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固氮菌、氨氧化......
种养结合是实现区域生态农业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有效途径,福建省按照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生态理念,持续推进生态农业建......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成都平原水稻-小麦轮作下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对系统生产力、氮素利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显著提......
模型为一维模型,其主要框架由土壤水分运动、N素迁移转化以及水稻生长3个模块组成。在土壤水分运动模拟中,考虑了可能存在的饱和流和......
生物质炭因其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质施入到农田中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及促进作物生长,已经成为农业减排和土壤微生态系统生物......
对不同林分密度红松林下土壤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比较分析了单宁含量与氮素循环微生物的关系,结论:(1)......
本文简要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根黄酮在调节植物根生长、完善根功能、影响氮素循环及在施加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关方面......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氮肥施用、化石燃料燃烧等人类活动带入全球生态系统的活性氮逐年增加。这些流入生态系统的活性氮造成......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实践生产中普遍存在超量施肥、偏施氮肥和单一种植等问题,甘蔗//大豆间作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
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的部分内容,是向土壤中释出各种酶类,通过酶的作用而吸取各种养分。我们称这些酶为“土壤酶”。......
为系统分析和评价农业土地利用环境效应,了解农业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提高物质利用效率,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区域尺度......
沼泽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天然湿地面积中占有很大比重,作为氮素的源、汇和转换器,其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氮......
土壤氮素矿化研究对从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到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氮素矿化模型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还是以简单......
土壤反硝化作用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完整氮素循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国内外研究进展(一)影响因素19世......
亚硝酸盐与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等微生物氮素循环过程的“交会点......
近10余年来随着应用面积的迅速增加,地膜覆盖对中国北方旱作农田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地膜覆盖栽培技......
地球变暖化、富营养化和酸性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氮碳循环量增加和向环境输出量增加的原......
长期以来,中国和日本在农业生产中都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即对因作物收获造成的土壤氮素损失进行完全的补充。但近30年来,日本出现了氮素......
蔬菜保护地氮肥过量使用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增加环境压力,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合理利用蔬菜保护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危......
对内蒙古锡林郭勤草原地耳进行地上生物量、生理生化特性及固氮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耳在晴天、早、晚是固氮能力最强的时间,中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氮素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生源要素,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从生物圈生态发展和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利用。而随着农田化肥施用......
1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品质差异及其生理基础选用15个不同品质特性的小麦品种,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形成......
选用济麦20号、烟农15号等6个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采用15N示踪技术、酶学研究方法、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多年进行秸秆还田......
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地下生态系统中绝大部分氮素以不溶的聚合物形式存在,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因此......
【目的】为了研究珠三角地区养殖水体中各种含氮化合物循环转化的特征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方法】构建人工模拟养殖系......
生物固氮对自然界的氮素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估计,每年全球的生物固氮量为175×10^7t,是工业固氮的3倍。其中农田固氮约......
该文通过采集土壤溶液并测定其硝态氮(NO3-N),对不同施N处理下40cm~220cm土层的NO3-N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前平原褐......
利用调查数据、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采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就城镇化对全国不同年代农田氮素循环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