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共作相关论文
本研究以稻蟹共作—池塘养殖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稻蟹综合种养和鱼类水产养殖相结合,利用水稻的净化能力将鱼类养殖过程中不......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
稻蟹共作模式作为相对成熟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给稻田生物带来了显著影响,但对其影响结果,目前缺少系统总结与分析.基于此,结合近......
摘要:稻蟹共作模式是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相结合的是一项生态农业技术,本文介绍了稻蟹共作模式在黑龙江省推广应用概况、主要技术模式......
为了准确评价东北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从2011年5月—2012年11月间,在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种......
2010年6月至9月在宁夏贺兰新明渔业示范基地,进行了稻蟹共作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的研究试验,通过对浮游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
通过对常规稻作(CK)、稻鸭共作(A)、稻鱼共作(B)和稻蟹共作模式(C)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总体......
将ETS微生物菌肥应用于养蟹稻田,并用普通农家肥作对照,探索ETS微生物菌肥对稻田水体以及水稻、河蟹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正......
为了降低东北稻区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选择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市,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生长季田间氮素径流监测试验,试验设5......
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
为获知和分析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根据2013年中国4个省份两种主要稻田种养模式的调查数据,采用Kruskal—......
为研究水稻种植过程中常用除草剂草甘膦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作用,通过48 h半静水法测定草甘膦对中华绒螯蟹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
合理的综合种养模式及密度对实现洱海流域稻季氮肥减量和稻田氮素减排至关重要。通过对稻鸭、稻蟹共作模式的田间定点试验,分析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农业技术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国,水稻是我......
本文基于多年在五常市二河乡有机水稻示范区进行的有机水稻综合种养模式示范,概述了稻鸭共作、稻鱼共作、稻蟹共作等综合种养模式......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邻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处在黑龙江、松花江、小兴......
开展了南粳9108水稻与中华绒螯蟹共作试验,通过定期测量水体的温度、pH值、溶氧量(DO)、铵态氮(NH4+-N)含量、亚硝酸态氮(NO2--N)含量、......
<正>2010-2011年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新疆乌鲁木齐科技局合作,在新疆西域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稻蟹共作生态种养试验,试......
稻蟹共作是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本文以同期播种的水稻为对照,对稻蟹共作产量形成......
2015年,佳木斯市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省农委下达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稻蟹共作”技术模式示范,示范区面积10......
研究了“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以及不同日期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稻蟹共作......
研究了水稻大垄双行(行株距配比:(40cm+20cm)×16cm)与常规垄(行株距配比:30cm×16cm)两种栽培模式,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对垄内光照、温......
从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和农作学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的研究现状,立足生产需要,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稻、蟹种的......
本文阐述了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将稻蟹共作模式的历史特点分为3个阶段:兴起阶段、思考阶段和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表明了该模式对......
为研究稻蟹共作对水环境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在水稻本田期、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分别采集不同河蟹放养密度的稻......
米东区“稻蟹共作”生态种养关键技术集成与开发项目始于2008年,2008-2009年度在项目实施期间,由于项目组人员,示范户在技术掌握不......
“稻渔共作”是由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组成的互利共生复合生态农业系统,该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壤资源,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
主要从土壤、水环境和杂草防控三个方面,对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模式下田间生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
稻蟹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稻田生态种养殖技术,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稻田蜘蛛的研究仅限于常规稻田,而关于稻蟹共作......
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渔业要求,又可提高水稻和河蟹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朝阳产业。稻田养蟹的好处很多,河......
为分析稻蟹共作和蟹单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及养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利用Miseq平台对微生物16S rRNA基因V4区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