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调控相关论文
稻米食味品质是消费者评价稻米优劣的关键品质,决定了大米的档次与市场定位.本文阐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淀粉晶体结构、淀粉......
本试验于2009-2010年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第16试验场超高产试验田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2009年选择登海661、金......
试验于2013-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N36°18′,E117°12′)和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贵州烤烟生产上普遍出现上部烟叶偏厚、结构紧密、全氮和烟碱含量偏高、可用性不高等的问题,设计了优质烟叶氮素调......
本试验采用框栽的方法,设N0、N30、N60 kg/hm2 3个氮水平,及在N30 kg/hm2基肥基础上,于R1、R2、R3、R4各生育期追N30kg/hm2 ,共7个处理......
氮素是植株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叶色诊断是进行合理施肥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氮素是影响叶色变化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而氮素调......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地区两个典型的生态类型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秸......
在目前烤烟生产中,由于施用的氮肥偏多,烤烟打顶后土壤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氮素,使得烤烟在生长后期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最终导致烟叶特......
针对北方寒地玉米生产因氮肥超量施用造成的增产效率下降、氮肥利用率不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试验在北方特有的寒地气候和栽培......
本文以河南西平和浚县为试验地点,根据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施肥试验,一种是不同施肥模式的养分管理模式试验,一种......
本研究为确定当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合理减氮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佳氮素调控模式,采用田间......
近几年来,安徽省平均每年受涝面积均在66.7万hm2以上。沿淮地区因受其地势低洼、水系紊乱、夏季梅汛期降水过于集中等因素影响,造......
以保绿型玉米自交系齐319(Q319)和非保绿型玉米自交系黄早四(HZ4)为材料,采用大田和盆栽种植方式,设置不施氮与正常施肥两个处理,......
棉纤维比强度是衡量原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形成与纤维次生壁的建成质量和纤维素的沉淀累积特性密切相关。氮素是棉花高产优质的......
硝态氮((NO3-)、亚硝态氮(NO2-)是烟草致癌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前体物。减少烟叶中NO3-与NO2-的含量是降低TSNA的途径之一......
氮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关系极大,被称为“生命元素”.在水稻生产中,过量施肥,特别是过量施氮肥现象时有......
控释氮肥减量后移能够有效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还能够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研究控释氮肥减量配施在小麦-玉米轮作体......
研究不同氮素调控对杂交稻京福8优77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旨在为京福8优77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常规施氮(200 kg&#......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墨西哥玉米留茬中糖组分含量,分析了氮素对牧草留茬中糖组分含量及再生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墨......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施用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子粒灌浆速率、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子粒相对充实......
采用汕优63和盐粳187品种(组合),通过设置前后期不同氮素配比,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CAP)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NM处理株高比FFP处理高,分蘖比FFP处理多,水稻鞘腐病......
选用北疆2个棉花主栽品种(石杂-2、新陆早-43),通过4个氮(N)素水平的小区试验数据,对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和辐热积(TEP)动态变化进行定......
试验采取收获饲用小黑麦后复种青贮玉米的栽培方式,同时进行氮素调控,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氮肥类型对复种方式下饲用小黑麦和青贮玉米......
结合苜蓿草地,详细阐述了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主要因素。温度、湿度、深度、土壤理化性质、肥料施入、土壤动物......
为给旱地保护性耕作小麦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立合理的氮素管理模式,在渭北旱塬研究了秸秆覆盖下氮肥用量及施用时间对小......
通过对结球莴苣苗床土的氮素配比试验,得出每25k草炭土中加入氮70~93g可以使结球莴苣的根长、株高和植株鲜质量达到最佳。在结球莴苣......
我县长期种植冬季绿肥(主要是紫云英)面积较大,是提高我县稻田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在充分发挥冬绿肥对早稻的增产......
【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籽粒是最重要的经济器官,其形态发育特征与小麦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是品种选育、品质评......
通过运用氮素调控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施肥观念及方法,避免了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实现水稻生育性状的改善,使水稻生......
为明确水稻弱势籽粒充实的作用机理,以豫粳6号(粳稻)和两优培九(籼稻)为试验材料,于幼穗分化期设置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即0、90、1......
采用不同氮素配比及人为改变源库比例,对生育后期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穗颈节与基都节间的伤流强度随......
为了避免草莓在栽培中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品质差、单产低等问题,研究以具代表性老品种“丰香”作为研究对象,在统一的营养液下,研......
设置常规施氮(180 kg/hm^2)和减量施氮(135 kg/hm^2)2个水平以及不同的基、蘖、穗肥比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调控方式......
在大田条件下,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其氮素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豫麦66的旗叶叶绿素含量......
高温和渍水是黄淮麦区南部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育中后期主要气象灾害因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发生程度......
【研究目的】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结果】INM处理株高比FFP处理高,分蘖比......
生态条件、氮肥调控措施和栽培方式均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各栽培方式适宜的氮肥调控原则和高产机制,对实......
本试验于2004~2006年连续三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水稻试验田进行。采用大田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以黄淮海流域大面积推广的......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调控方式下黄华占的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对于黄华占的氮素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
<正> 一、我国氮肥的生产、消费和增产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85/86年世界氮肥(N下同)生产量7338.6万吨,消费量6998.4万......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设N0、N 30 kg/hm2、N 60 kg/hm2 3个氮水平及在N 30 kg/hm2基础上,于R1、R2、R3、R4、R5各生育期追N 30 kg/hm2......
为明确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进行施肥,以期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氮肥的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由于氮肥分配比例和施用时期不当,以及没有确定氮肥追肥时期的量化指标等原因,造成了氮肥利用率较低。试验通过对玉米进行氮素(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