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女相关论文
帝王情结是屈原文化个性的重要因子,《离骚》“求女”喻指对贤君的渴求,这种渴求源于诗人心中凝重的帝王情节。“求女”乃是诗人帝王......
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喜欢用“比”“兴”说诗,曾给《诗经》逐章标注“兴也”、“比也”、“赋也”。朱老夫子很有学问,也有文学......
诗歌是历时性的艺术体式之一,这种传统观念,使人们长期忽视对诗的共时性理解。就《楚辞》、《诗经》的研究而言,运用共时性理解可以解......
屈原《离骚》中“求女”的意义,历来争论不休。本文结合《离骚》文本中“求女”的实际意义以及历代失意文人运用“思美人”这一范......
中国古代文人在书写自己的坎坷遭遇和仕宦不顺时,常常借助“求女”不得和闺怨之情,隐晦表达其政治失意之隐痛.本文将分别从闺怨与......
屈原在《离骚》中,多次“求女”,众家各有所说,求贤君或贤巨、抑或通君侧之人等等,本文主要观点:屈原借“求女”,概叹那样一种“君臣遇合......
十多岁时我最喜欢书。每当学校图书馆里有新进的装在硬封套里的图书,我就请求女图书管理员把不要的空书套给我,使劲嗅着它的气味。仅......
鲁笔论《离骚》“无女”指“辅相无贤”,内刺郑袖,外刺子兰。“求女”喻求“内外二相”,子兰、郑袖作为“二相”不贤,又不可显斥,故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旧说一般以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代游国恩先生认为应该是宓羲氏之妃,由于只是提出一些观点,未能进一步考证......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三国如淳和宋洪兴祖认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人游国恩先生认为是宓羲氏之妃,近人姜亮夫先生认为是夏王......
关于《离骚》中"求女"与"问卜"的意义,历来众说纷纭。如果从文本出发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求女"为"求君"说更为接近作者原意。"求女......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大体处在同一发展阶段,其上层建筑方面的落后只是相对的;屈原继承了楚文化中的进步传统,并探索着以变革求富强的新路......
《离骚》中存在着香草和琼玉两个世界,抒情主人公的衣饰和服食对象都经历了从香草到玉的变化,衣饰的转变又最关键,对全文具有结构......
本文通过对《离骚》中的"求女"和《洛神赋》中"恋爱"情节的比较分析,指出这两篇的作者在思想上有相通之处,"求女"与"恋爱"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对<离骚>"求女"隐喻内涵的解释,不管是"求贤君"说,是"求贤臣"说,还是其他种种学说,均有明显的不足.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求女"的"女"......
本文试从《离骚》本身的逻辑来推导"求女"的寓意.本文认为屈原上.求索的对象是一个理想中的贤楚君,其追求的心理基础是屈原想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