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藩相关论文
惠栋作《周易述》未竟而卒,江藩则继承惠栋《周易述》经解体例,疏释《鼎》至《未济》等十五卦与《序卦》《杂卦》二传,作《周易述补》......
最近,漆永祥先生在《中国语文》1999年第1期上发表了《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系袭江藩<经解入门>而成》一文。漆文将《经解入门》卷一《古书疑例......
清代是訓詁學發展的鼎盛時期,對《爾雅》一書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江藩的《爾雅小箋》在歷代前人分析《爾雅》的基礎上對《爾雅》作......
<正> 《四库全书提要》是中国古代较好的目录书,为四库馆总纂官纪昀所手定.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说:"《四库全书提要》、《简......
江藩,历乾嘉道三朝,是乾嘉时期扬州学派的重要学者之一,精通经史,兼擅诗文。其学渊源惠栋,尊崇汉学,注重家法师承,所撰《汉学师承记》,梳理......
江藩,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汉学帅承记》着称於世。早年帅从余萧客、江声,得以亲傅惠氏之学。作为一代通儒,江藩泛览经史,博通群......
汉宋之分争,乃清学史一大议题。厘清汉学一词从无到有之发生,梳证汉学名义因人、因时、因事之演进、递变,则为原始要终、正本清源......
嘉道之际,龚自珍指陈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名目有十不安”,立异于乾嘉汉学。循名责实,龚、江分歧主要不在清学名目,而在经学......
《舟车闻见录》是江藩在行旅途中陆续写成的,写作时间晚至道光二年(1822)。书稿初成时有十卷,后有增补,今仅存四卷,共收文164篇,另......
江藩曾表明自己工于古文,但又称其文不带“八家气息”,前后观点看似矛盾,令人费解。其实,江藩所谓“八家气息”并非指八大家的古文......
乾嘉年间的乐律学研究受复古学术主潮的影响,达到了音乐学史上又一次高峰.清儒们通过考证先秦汉唐流传下的文献,力图还原古代的乐......
江藩是清代著名的汉学家,为惠栋的再传弟子。博涉经史,著述等身,尤以其《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影响最深,被誉为“全面系统研究......
关于江藩的文学成就,至今尚无专文论述;对于“扬州学派”的文学成就,迄今亦无充分的认识。本文从诗、词、文、赋等方面对江藩的文学成......
江藩是吴派汉学的学术殿军,他在治学上尊崇汉儒,谨守汉儒家法师法,在立身上则效法宋儒,崇尚宋学修身养性之功,"六经尊服郑,百行法......
从《汉学师承记》的书名选择到体例定制,江藩在门户家法的自知中有意识记录和展现了汉学学者群体的为学为人风格。本文具体分析了《......
江藩是清代著名汉学家,在《汉学师承记》中,他第一次流露出划分乾嘉汉学为吴、皖两派的思想。章太炎认为江氏在此书中对戴震多有批判......
近代以来,关于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研究,有所谓“吴派”、“皖派”和“扬州学派”的争议。江藩是乾嘉汉学的中坚人物,有人依据师承关系......
江藩是清代学术研究中不可绕过的一位重要人物,在江藩的生平考证、《汉学师承记》与《宋学渊源记》研究等问题上,学界不断涌现出新......
江藩的《汉学师承记》是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长期以来对它的评价见仁见智,总体上总是将它与清代汉学和宋学派的斗争相联......
江藩的生平方面,通过《汪穰卿笔记》及相关文献的考证可知江藩性格的豪放不羁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又依据陈逢衡、包世臣的相关记载......
名人尺牍素为史学所重,清代天算家信件需要搜集并作专题研究。作者发现1792年江藩和焦循关于历法和数学的问答,内容丰富、深刻,不......
本文着重评论了江藩考订经义、综论群经的重要经学著作<隶经文>,指出其四大特点,从而揭示了其中所反映出的江藩的治经方法、经学成......
江藩从“谨守庭训”不敢辟佛,到积极入世寻求“终南捷径”,再到“不可辟佛”交游佛氏中人的坎坷一生表明,他始终处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从《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看,江藩基本把握住了戴震的学术全貌,比较注重戴震对友朋后学的影......
江藩是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他治学广博,著述颇丰.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叙述了清代汉学的授受渊源.在书中,他列黄宗羲、顾炎武......
关于江藩的生平.首先以《汪穰卿笔记》及相关记载为中心讨论了江藩性格豪爽与热爱生活的多方面形象.其次考证江藩的卒年为道光十年......
江藩的文学创作成就较高,其文学创作的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文,尤以文的成就最高;创作风格以“清俊平淡”“文辞简洁精炼,融贯条畅......
阮元《儒林传稿》的理学记载有相当贡献,对清代学术有重要影响,江藩的《宋学渊源记》就曾受到《儒林传稿》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有学者认为清代朴学家孙星衍由于研习宋学和今文经学而不被视为正统的汉学家,因此未被《汉学师承记》收录。笔者从《汉学师承记》......
江藩的《宋学渊源记》是研究清代理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但是学界对其撰写情况不尽了解,评价不高。《宋学渊源记》系在彭绍升《二林居......
江藩撰写的《汉学师承记》历来被视为清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但是在该书学术内涵的解读方面尚有待发之覆。此书的学术意义与作者的......
江藩(1761-1830),乾嘉時期揚州學派代表人物。早年受業吳門,深得惠氏之學,博通經史,泛覽群書,成爲一代通儒,一生著述不輟,爲後世留......
嘉道之际发生的方东树和江藩围绕汉学与宋学问题的争论 ,历来被研究者视为“门户”之争 ,其实并不准确。江所著《汉学师承记》有很......
传统观点认为江藩学术思想为褒汉抑宋,实则不然。江藩学术思想不仅仅得益于汉学,同时也较多地吸收了宋学,宋学对江藩学术思想产生了相......
江藩,唇乾嘉道三朝,是乾嘉时期扬州学派的重要学者之一,精通经史,兼擅诗文。其学渊源惠棟,尊崇汉学,注重家法师承,所撰《汉学师承......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汉、宋两学关系问题是一重要问题,到清代嘉庆、道光之时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问题,时人聚讼纷纭,其中以江......
淮安在清代是盐业重镇,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学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学人:阎若璩、张弨、吴玉搢、程晋芳、丁晏、潘德舆......
清代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学术派别,其学术研究注重史学,并不乏音乐著述。扬州学派的音乐研究以凌廷堪、江藩、焦循为代表......
江藩淹贯经史、著述等身,其《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尤具深远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撰著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