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弧菌相关论文
聚维酮碘是水产养殖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但在聚维酮碘消毒时效性方面,缺乏相关研究报道。为了探讨聚维酮碘对3种水产致病菌的消......
目的 分析和比较TCBS平板、mCPC平板和弧菌筛选显色平板等3种弧菌培养基的筛选性能,为快速准确确定致病性弧菌、提高检验质量提供......
用牛津杯法选择大黄、黄柏、黄连等50种单味中药进行河流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试验,并以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组成二联、三......
病原菌对宿主组织表面或细胞的粘附是其感染早期的关键步骤。对许多致病菌而言,首先要通过粘附素粘附到宿主的敏感受体,在机体局部......
2003年6月南京市白下区卫生监督所调查处理了一起食物中毒,结果证实,本次事件为一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河流弧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
1996年夏季,从大连星海湾海滨浴场采集的海水样品中,以河流弧菌Ⅱ(Vibrio fluvialis-Ⅱ)为批示菌,从中分离出一株噬菌体-NP13。对NP13的形态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
用牛津杯法选择大黄、黄柏、黄连等50种单味中药进行河流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试验,并以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组成二联、三......
工厂化海水养殖是新兴的养殖模式,利用人为制造的适宜环境来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由于其丰厚的投资回报,近几年在我国沿海......
溃烂病是我国北方海水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的主要病害之一。作者连续3 a对天津地区的养殖点带石斑鱼溃烂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
目的: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水产品中河流弧菌的快速鉴定。方法:利用河流弧菌的tox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对该方法进行......
1997年夏季,从皱纹盘鲍脓疱病发病区采集海水样品58份,以河流弧菌Ⅱ(Vibrio fluvialis-Ⅱ)为指示菌,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出多株噬菌体......
为了解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
目的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河流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22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河流弧菌,2个阳性对照......
目的对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水产品分离株OmpU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建立该菌的检测方法和研制疫苗奠定基础......
根据细菌16S rDNA3端和23S rDNA5端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了5株溶藻弧菌、2株河流弧菌和2株创伤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
基于河流弧菌的toxR基因设计了6对引物,分别为F1、F2、F3、F4、F5、F6。以标准河流弧菌HL01、HL02、HL03、HL04做梯度PCR检测。试......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
细菌粘附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十分重要的生物现象,细菌表面存在着能与宿主的粘液或上皮细胞发生特异性粘连的生物化学结构,这种特异性......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对不同处理后的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经40、60和80℃热......
病原菌对粘液的趋化作用在其对粘液层定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趋化作用是病原菌的毒力机制之一。为了解病原性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
采用间接ELISA法(最低检测值约104cfu)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不同培养阶段、抗体处理、营养饥饿等对河流弧菌粘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1×107cells/ml的河流弧菌悬液背部肌肉注射感染牙鲆,注射后24h、48h试验组的血清抗菌活力分别极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P<0.......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TS-1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近年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在福建的规模化养殖,由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引起的疾病日益严重。病原菌对鱼类粘液的......
从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美国红鱼 (Sciaenops ocellatus)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菌液浓度为 10 8 CFU/mL时,可致健康美国红鱼......
河流弧菌属弧菌属,引起散发性腹泻,很少引起肠道外感染。本文报道1例应用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在患者血液和胸水中同......
[目的]弄清河流弧菌对海水贝类的危害性,为预防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TCBS培养基从文蛤生物体内分离......
通过灌胃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病原性河流弧菌导入青石斑鱼消化道内,追踪标记菌在青石斑肠道中的黏附和定植及对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
【目的】通过药物体外抑菌试验及斜带石斑鱼抗病力研究,筛选有效治疗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河流弧菌的毒力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4~10月肠道门诊分离到的河流弧菌及河流弧菌感染相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