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相关论文
目的: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应用于肠道腹泻病人标本的检测,评价其作为快速检测方法......
目的 通过优化粪便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方法 分别对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在不同放置温......
目的 回顾性分析浙江湖州地区2017—2020年食源性腹泻患者分离的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血清分型及药敏特征,为当地副溶血弧菌的防治......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嗜盐菌,通过伤口感染水生生物,引起水产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鱼油可以调节肠道生态系统和促进肠道健康,但是其在抵御食源性致病菌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明鱼油对副溶血弧菌......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一起由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的发病经过、......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不仅是我国水产养殖中引发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发水产品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近......
在养殖现场开展多病原的快速检测是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需求之一。本研究选取哈维氏弧菌 (Vibrio harveyi) 的vhhA基因、......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疾病给水产养殖行业带来巨大损失,而随着抗生素的禁用,人们开始探索治疗水产动物病菌的新型方法,如噬菌体治疗法。从......
为了研究粪肠球菌Z096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的抑制作用,采用竞争、清除、排阻三种方式模拟Z096与......
研究了海洋红酵母(菌株编号:RM)不同添加浓度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及对副溶血弧菌抵抗力的影响。研究分别设置了4......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类之一,自1988年引入中国后,其养殖产......
目的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腹泻样本中O4血清群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3—2018年杭州市腹泻样本中分离的106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和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给我国水产经济养殖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其......
组氨酸氨解酶(HutH)作为组氨酸代谢通路上的第一个代谢酶,控制细菌内部组氨酸的代谢。HutH在多数细菌中高度保守,参与细菌的能量代谢平......
期刊
为了解北戴河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现况、耐药性和遗传特征,在2021年8月分析来自北戴河地区3家食堂和自采的26份海......
背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广泛存在于许多沿海地区、淡水域的浮游生物和鱼类中的一种具有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弧菌......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特征。方法 对2019—2020年分离自腹泻患者的109株副溶血弧菌进行......
目的通过对我市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鉴定分析,并将以往食物中毒案例所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为类似......
抗菌肽是无脊椎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因子,抗菌肽具有良好且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替代传统抗生素......
副溶血弧菌作为一种典型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沿海地区的海产品中,因食用被副溶血弧菌侵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
学位
目的调查分析某大型婚宴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发生的原因,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方法对事发饭店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制定病......
为了净化水产养殖环境,减少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导......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为我国主要捕捞的经济鱼类,因其肉质鲜美和营养丰富使得人工养殖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但黄姑鱼在网箱养殖过程......
凡纳滨对虾是世界三大养殖经济虾类之一,它在自然水体中因捕食藻类等浮游生物而使体内含有虾青素,促进对虾的生长繁殖及其抗病能力......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海水养殖业中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人感染后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出呕吐、腹泻等症状。副溶......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rnolyticus)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常以生物膜(Biofilm)形式存在,......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生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嗜盐致病微生物,并且是与食用未加工或未煮熟的海鲜相关的急性细菌性胃肠炎......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在某些不利于生长的自然和食品加工条件下能够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解决副溶血弧菌检测步骤复杂且周期长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磁......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嗜盐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人类危害仅次于霍乱孤菌,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
目的研究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核心调控子OpaR对pilABCD的转录。方法提取副溶血弧菌野生株(wild-type,WT)和opa......
目的 了解2013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与散发分离株的血清型别、抗菌药物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36株......
目的 了解北京市副溶血弧菌腹泻病例分离株的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4-12月从临床收集散发腹泻病例2118份粪便标本,......
目的 了解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表型特征,并对其分型进行综合比较.方法 对分离自广东省水产品和食物中毒的74株副溶血弧菌分离......
为进一步查明对虾“玻璃苗”的主要致病原,实验通过对河北省沧州市凡纳滨对虾苗种玻化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病理分析.结果......
利用CAC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应用基于蒙特卡罗技术的@Risk定量风险评估软件开展了东部沿海城市(烟台、威海、青岛、连云港、舟......
为探讨一株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 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简称菌株2515)在对虾养殖中的抗弧菌效果,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
本文研究了60株副溶血弧菌临床株和食品株的耐药表型、毒力基因以及基因分型。通过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中......
本文研究了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在玻璃表面生物菌膜(biofilm,BF)的生长特性,生长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及超声波对......
副溶血弧菌是我国首要的食源性病菌,经常由于食用了被其污染的海产品而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因此,对其致病机理及......
【目的】了解2016—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副溶血弧菌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18株分离自腹泻患者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型分析......
摘 要:本文介绍了副溶血弧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几种快速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多种检测方法的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