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流域相关论文
为了解近年来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频发原因,以GF-1和GF-2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多源、多时相、多期次的遥感影像对比监测的......
...
基于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结合当前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尚不健全、高精度水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不足的问题,以湟水流域为......
为进一步研究湟水流域西宁段干支流水质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逐月对西宁市湟水干流及其支流共10条河流24项......
气候生产潜力是评价地区气候资源利用程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区域气候生产潜力进行研究,可以表征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如光、热、水的......
多分类器决策融合方法在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已表现出了巨大潜力,但这一过程中对所有像元多次分类会产生巨大的......
齐家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金石并用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其分布范......
《谢善述诗文集》从作者的视角系统、详细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河湟社会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尤其对于瞿昙地区光绪......
高原人和平原人的共同祖先王小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号称中国四大高原。它们像一弯半月形的屏障,坏抱着东部......
将水足迹理论引入流域上下游间用水和排污冲突评估,通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表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用水和排污的需求,并进一步得到......
摘要: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北少数民族中曾普遍实施土司制度,清代在西南地区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但湟水流域的土司制度却依旧存在。......
本文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湟水流域水循环过程、土壤侵蚀过程以及污染物质的产生和输移过程等进行模拟,不仅从时间尺度上,而且从空......
本文以湟水流域为研究样区,从复杂地形区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入手,针对中等分辨率的 Landsat8 OLI影像特点,探讨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土地......
环境变化是自然因素叠加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是人类自出现以来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过去,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分析仅仅......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又称西宁河、乐都水。湟水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宋代称之为宗河、邈川水,北魏《水经注》称之为湟水。湟水......
4月11日,门源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发展改革、交通、城乡建设、农牧水利和扶贫开发局、电力、浩门、青石嘴、泉口、东川、西滩、麻莲、......
一、早期都城的成因rn汉魏以来,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蓬勃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北方鲜卑......
农牧业发展离不开水,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河湟谷地,顾名思义,泛指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交叉地带.其地理范围包括今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今西宁四区三县、海东以及海南、黄......
第二章风景这边独好 南山北山 乐都,这块天造地就的热土,从地理地形上看可以分成三大板块,从东到西,从老鸦峡到大峡的湟水两岸,是......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流域中上游,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古代“丝绸辅道”、“唐蕃古道”横贯全境,境内藏传佛......
文化是一种符号,印证着历史的印痕。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时空隧道......
通过对1994年、2001年民和县的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处理,提取了该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基于GIS......
采用集合经验模态法分析湟水流域近20年以来地表水资源量及用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湟水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呈增加趋势,用水......
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USLE模型评估土壤侵蚀强度,并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海拔和坡度下,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谢善述诗文集》从作者的视角系统、详细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河湟社会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尤其对于瞿昙地区光......
利用GIS方法,将规划区有关的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以同一大地坐标下的不同地图图层表示,并将相关图层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进行......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流域中上游.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7万hm^2.农业人口40.93万人.占总人口的93.3%。由于湟中县属......
通过对湟水流域基本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阐明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湟水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利用湟水流域主要测站的水文资料,对流域水沙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对......
基于湟水流域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45个剖面数据和2015年土壤调查的61个剖面数据,采用统计和地统计学法,分析了流域0~15 cm和15~......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也是青海省的主要暴雨区,山洪灾害十分突出,制约着流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对流域山洪灾害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特别是城市给水系统出现很严重的问题。而且社会上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利......
草原不但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面对经济......
2020年,青海省水利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
1基本情况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流域中游,全县辖属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10.72万农户,42万农业人口。土地总面积405万......
青海互助猪是西北八眉猪的一个地区类型(属高原类群),主产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的互助、湟中、湟源、大通县,是青海省农区唯一的地方猪......
应用模糊数学进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青海东部系指日月山以东的黄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它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也是全省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认识本......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通过对湟水流域基本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阐......
传统的水文预报方法和水文模型往往是基于一个参数固定或慢时变得系统过程,预报结果精度差,难于作为预报方案推广。本文将多模型技术......
基于RS和GIS技术,以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湟水流域平安段的1996年、2003年和2010年的TM/ETM影像中提取土地利用数据......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本文利用湟水流域主要测站的水文资料,对流域水沙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
通过分析近42a来湟水流量变化特征以及湟水流域气候变化对流量的影响得出:近42a来湟水年流量趋势变化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并于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