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兆濂相关论文
作为关学晚期代表人物,牛兆濂因其理学著作的缺失而导致其关学史意义文献证据不足。新见《蓝川四集》钞本不仅弥补了这一缺憾,而且......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档案既是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挖掘档案资源,传播档案文化是兰台人神圣的使命。档案利用是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唯一一个有完整生活原型的人物。朱先生的生活原型是清末举人牛兆濂,也是程朱理学关中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不仅......
面对清末民初儒学严峻的生存困境,为了能够给儒学赢得较大的生存空间,牛兆濂指出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学的衰落,从而主张若......
1985年秋天,陈忠实写中篇小说《蓝袍先生》时,受这个多少有点“历史性”的题材的启示,萌生了写长篇小说的念头。他酝酿中的长篇小......
民国关学诸儒始终进行着对现实和学问的思考,他们编著了数量可观的文献,创办书院达18所,并与各省学者切磋交流。关学诸儒还积极调......
与史学家修撰的方志不同,理学家修撰的方志往往具有理学色彩,成为载道之具。民国年间,关学传人牛兆濂、张元勋、李铭诚修纂(民国)......
期刊
当前学界主要的关学终结论有宋代李复说、清末刘光蕡说和民初牛兆濂说,这些观点都是依据关学之理论形态作出的判断。这些观点关注......
牛兆濂(1867-1937),字梦周,号蓝川,陕西蓝田华胥新街镇人,是近代关中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人称“牛才子”.从民初到解放前,“牛才......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士绅阶层所尊崇的儒教不仅是官方政治意识形态,也是宗法家族中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二千年来,它具有稳固的统治......
王之士,字欲立(一说“欲圣”),蓝田人,学者称之为“秦关先生”。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卒于万历十八年(1590)。王之士为明代著名的关学学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