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成立相关论文
“定性加定量”是我国刑法认定犯罪成立的重要特点,尤其在数额犯、“次数犯”中,违法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性质须符合刑法分则......
间谍罪作为一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一直以来都为世界各国所严厉打击,对间谍罪进行研究分析,不仅具有刑法上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社会主义国家犯罪成立理论形成过程的梳 理,比较三大法系犯罪成立体系的结构模式和各自的具......
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犯罪类型,持有型犯罪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刑法学界的关注,不同的学者对持有的属性、法律性质,持有型犯罪的概念、特征......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具......
<正>犯罪追诉期限从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起计算,对此一般没有问题。关于刑事案件在立案侦查或者受理后,犯罪追诉时......
10月中旬,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主要......
在我国以犯罪构成为核心的犯罪论中,符合犯罪构成就等于犯罪成立,然而,犯罪的本质在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
一、前行为与后行为的界定 (一)前行为与后行为的基本范畴 犯罪论体系中的行为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犯罪成立要素应当......
我国刑法学界虽然对犯罪构成的表述各异,但其共同点就是指犯罪成立的条件,因此,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几乎是等同的概念。但是,随着新刑法......
本文通过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在解释未完成形态犯罪和违法性阻却事由时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剖解,批驳了"一个犯罪只有一个犯罪构成"......
本文案例启示:逃税案的认定要求实体上,在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是犯罪成......
我国主流观点认为罪刑法定之“法”是指刑法,但在理论及刑法司法实践中往往忽视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导致刑法理论的龃龉不舍及实践中......
从客观的违法论的立场看,涉及生命等重大法益的问接故意犯罪的未遂也具有科处刑罚的必要性。我国立法既定性又定量的特点决定了我们......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罪刑规范的实质是法益保护规范。刑法分则罪刑规范的罪状构造模式实际上是"犯罪成立模式",是刑法对某种特定......
本文案例启示:对於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规定,应当区分是否向关系人发放。行为人并未向关系人发放贷款,即便是数额较大,在未造成损失或者是......
近年来,在犯罪成立的问题上,有些学者主张推翻传统的平面型四要件理论,用德日的阶层型理论取而代之。但是所谓的四要件理论的缺陷......
偷税罪在行为性质上既可以是作为犯,也可以是不作为犯.偷税罪必须具备特定的情节才能成立,在成立基础之上才能谈及未遂、既遂等犯......
犯罪量化要件是指刑法分则性罪刑条文规定的、以明确的数量或其他程度词标明的、表明行为程度的犯罪成立条件。以量化要件规定的有......
作为犯罪既遂判断标准的学说,“犯罪目的实现说”不仅使犯罪既遂的判断偏离正确的方向,使犯罪既遂的认定呈现浓厚的主观色彩,而且不当......
认定是否成立具体的犯罪是定罪活动的核心任务。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充分条件"的命题,在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结果犯是指构成要件中规定了构成要件行为和结果的犯罪,与犯罪停止形态没有直接关联,立法规定结果犯体现了结果......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结果犯是指构成要件中规定了构成要件行为和结果的犯罪,与犯罪停止形态没有直接关联,立法规定结果犯体现了结果......
我国刑法理论里传统的行为犯与结果犯的概念均有不足,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界定。文章拟对有关行为犯与结果犯的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并......
犯罪既遂是犯罪成立的具体形态之一,是在犯罪已经成立的前提下表明犯罪已经完成的一种结局状态。犯罪既遂条件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成立的标准是行为完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而犯罪既遂的标准是行为发生了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所规定的结果,两者不容混淆。举动......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学理论的核心,被认为是刑法理论王冠上的宝石。现在世界上存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我国的三种主要犯罪构成理......
我国主流犯罪既遂理论视野下的"阴谋犯"、"举动犯"、"行为犯"、"危险犯"不应成为犯罪既遂形态。事实上,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既遂......
成立犯罪最低标准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偷换了犯罪成立这一概念,曲解了犯罪构成要件的功能,导致基本犯的犯罪构成要件陷入无法确定......
立案标准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正确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保证立案的准确性而制定的受理案件掌握的准则。立......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属于危险犯,行为产生现实的具体危险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属于行为......
通说认为,危险犯属于犯罪既遂形态,以危险发生为既遂标志;本文认为,危险犯是在犯罪成立意义上讲的,以危险发生为犯罪构成要件。通......
作为虐待罪的对象,"家庭成员"是范围相对开放的概念,其认定应当以家庭组成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在不同的视角下看,被虐待的家庭成员......
首先探讨了玩忽职守罪的概念、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针对玩忽职守罪的司法适用指出了该罪的立法缺陷,并就该罪的立法完善提......
按照通说,危险犯在法定危险状态形成后,行为人又主动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不成立犯罪中止,但这一通说却也面临许多质疑。按......
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刑法理论中是个有争议的概念。大陆法系以行为为基石,构建犯罪论体系,学者们争议的是行为概念的内容。我......
犯罪成立理论是实践中定罪思维方式的提供者,从内在构建机理上看,大陆法系多元递进的理论体系是立体的,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则......
就犯罪构成的涵义而言,我国和大陆法系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准确把握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对于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具有重要意......
在我国,犯罪成立即构成犯罪,然而在现行的犯罪成立评价模型中,其评价前提及评价要件却始终面临"技术化"的难题——社会危害性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