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论体系相关论文
德国阶层犯罪论奠基于自然主义犯罪观的实证逻辑,偏离了犯罪作为价值判断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基本规律。德国刑法学从犯罪认知的存......
犯罪论是刑法教义学的核心内容,它经历了从存在论到规范论的演变。古典的犯罪论是以存在论为特征的,排斥规范判断。然而,从新古典......
客观归责理论并非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理论,其与相当因果关系说有不同的功能,提出的一系列下位判断规则完成了条件说及其他学说难以完成......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自问世以来,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在风险社会背景下,人们出现了焦虑的共同性。为了适应新型安全需要,......
存在于事实之中的行为与依据刑法规范而得出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相符合便意味着犯罪的成立。但这一认知过程,却应当包含着解释......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分配给谁、具体承担到何种程度,我国在证明责任理论上未形成一致观点,立法上存在空白,致使司法实践缺乏一个明......
德日刑法理论中,认定犯罪的标准普遍采用阶层犯罪论体系,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在经历了古典体系、新古典体系、目的论体系等演变之后,......
基于法律移植的基本原理反思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三次变迁,表明移植域外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可行的。建国后我国采用四要件犯罪构成理......
摘要:由于目前刑法规范中并没有过失未遂,所以在实践中的,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刑法中行为概念的把握,有必要从认识过失未遂的问题,对于过失......
摘 要 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更有可能成为德日犯罪构成体系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尽善尽美,相反,还应该有......
一、引言:案情梳理与问题的提出仔细研读德国波恩州法院关于一起故意杀人未遂案的判决书~([1]),我们可以发现“动机”一词数次出现......
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刑事责任认定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由其自身性质难以为刑法错误归类所决定,也为犯罪论体系、故意的体系性位置以......
量刑公开、公平、公正,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所确定的目标。在量刑规范化全面实施的基础上,今后需要推进量刑规范化的进一步优化。......
责任评价客体是具体行为,这也是行为刑法的应有之义。当然,在判断责任程度的时候,适当考虑人格因素也是合理的。其实,人格责任论也......
陈兴良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和梁根林教授来到东南大学法学院给大家办一个讲座。这个讲座是我和梁根林教授两个......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介绍中国刑法学的现状与未来。描述中国刑法学的现状、展望中国刑法学的未来并不是一......
<正>在德国刑法教义学中,人们习惯于将犯罪说成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和有责的行为。不过,我们仅凭这些定语还无法从内容上确定......
从总体上看,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有三种类型:刑法主导下的分离模式、刑事政策主导下的分离模式以及刑法与刑事政策融合的模式。在......
客观归责理论的创新性仅体现在:它利用归责这一古老的概念,将众多原本分散存在的、用于限制构成要件成立范围的学说汇集成了一个整......
基于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创新,体系框架层面经历了不区分违法、责任到实际上区分违法、责任的转变.主要创新成果有犯罪客观要件、犯......
犯罪论的功能是为犯罪的认定提供一个科学的认定标准。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在犯罪论体系上采取了犯罪构成理论。该理论被认为不能处理......
中国犯罪论体系研究范式是中国犯罪论体系研究所选取的哲学立场、所确定的价值取向和所采用的学术方法等的集合体。主观主导范式、......
刑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不仅指刑法规范解释与适用的方法论,还包括根据何种方式组织刑法教义学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的......
在刑事理论法学与应用学中,犯罪构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认定犯罪的起点.通常科学的构建犯罪构成体系,在司法实践中有助于认定罪......
关于被害人承诺的体系定位问题,德国刑法学界历来有“二元论”和“一元论”之争,而我国的传统四要件犯罪论体系由于其耦合性的特点......
刑法学界称之为“刑法学皇冠上的宝石”的犯罪构成,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罪刑法定功能等刑事法治的重大历史使命。人类智慧在刑......
刑法思维探讨刑法理论研究、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乃至于刑法学教研中各主体的思维以及各该研究对象内在的思维方法,涉及到理论建构、......
违法性认识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是长期饱受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违法性认识的内容等问题的分歧......
间接正犯最新形态作为间接正犯的非典形态,在国际刑事法院中通常以“(共同)间接正犯”的形式出现。这一形态已经突破了体系和法系的限......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将构成要件要素分为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已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公认,但是规范构成要件要素作为......
三阶层体系是以阶层为特征的犯罪论体系,四要件体系则是耦合式的犯罪论体系.一个是阶层递进式,一个是要件并列式,两者存在巨大差别......
犯罪论体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刑事法律实践而存在的。三阶层与四要件两种犯罪论体系在构造上的差别主要体现为对犯罪要素的......
在我国刑法学理论中,社会危害性是一个最基本的范畴.犯罪概念、犯罪构成乃至整个犯罪论体系都是由此构建,可以说,社会危害性理论是......
对罪量因素展开研究,对于经济社会中的新型犯罪类型-证券犯罪,显得尤其重要.罪量要素的理论基础在于中国犯罪论体系的特殊性.给予......
犯罪论体系是整个刑法学理论的中核。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概念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存在差异。犯罪论体系是将有关刑法学的个别认......
文章立足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具体案例为视角和线索,探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实质内涵。根据案例得到的结论,结合相关的理......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依法治国的经验,因此在建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问题上借鉴了前苏联的法律体系。而在刑法学中,最基础的问题......
刑法研究以方法论和体系论的先行解决为首要前提,从古典犯罪论体系经过新古典犯罪论体系、目的的犯罪论体系,乃至至今仍旧在孜孜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