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味事件相关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村讲话时指出的:“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历史营养剂。”抗大的历史,正是我军达到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
萧军(1907—1988)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少数几个经历过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
批判萧军——1948年8月○钱理群叶圣陶1948年8月日记(摘抄)8日(星期日)看英文詹森所作《苏联游记》。是书为冯仲足所译。书中言苏联建国将三十年,以......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在1942年的王实味事件中已初具规模:批评对象由文学文本转向作者的政治“罪名”,批评主体从独立的评判者......
在延安文艺建构过程中,王实味坚守文学的尊严、坚守文学的使命、坚守文人的个性、承继鲁迅的精神到底,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
萧军初涉王实味事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这是他第一次在重大的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对王实味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在以后召开的有关会......
《文史精华》今年第5期刊有一篇刘明钢同志要和我商榷的来函,题为《对“抢救运动”的几点说明》(以下简称《刘文》)。该文未涉及......
1942年在陕北延安,为了统一全党思想,中共党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但是运动中扩大化的作法,不仅使大批奔赴延安参加抗日的青年知识分......
<正>语境变迁下的讲真话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可见,他是提倡讲真话、讲实话的,也希望......
一1941年和1943年,古元先后创作了两幅木刻版画《离婚诉》,它们都是延安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关于古元及其版画实践,周爱民的《延......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22年,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