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相关论文
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将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为歌剧《白毛女》。这一文本生产机......
中国左翼文学内部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资源时,实则存在两种不同的接受路径,并由此引发了周扬与胡风之间关于社会主义现实......
作为中国文艺界曾经的领导人之一,周扬的文艺思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与为政治服务的统一。他不仅......
照相馆,这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当,离当下火热的创业领域相去甚远。然而,“天真蓝”靠拍证件照,通过流程的标准化,和对品质和服务的充......
十五为了贯彻毛主席《讲话》精神,中央文委和中央组织部于1943年3月10日召开了党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参加者有党员作家艺术家50多......
萧军(1907—1988)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少数几个经历过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
...
宁小雪,我的人生目标是当拖油瓶 宁小雪和周扬吵架时,最喜欢说:谁希罕你跟过来啊?爱谁谁!宁小雪不太知道后一句话的意思,但她喜欢这......
1941年到1942年初,延安整风以前,延安文艺界出现了一股以丁玲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思潮。这一文学思潮的特点是:强调文学的真实性,......
1953年9月,胡乔木曾致信沈从文,表示愿为他重新返回文学创作岗位作出安排,后又安排严文井出面商洽,约他写历史人物卅种。有一则史料可......
许子东:王蒙在少先队的年龄就参加了共产党。王蒙:是,我是十四岁,还差五天不满十四岁。十一岁的时候,我自个儿和地下党建立了固定......
一 老顾是我的好友,也是相识近四十年的老友。我这样说,并非谬托知己,因为他生前也常说“丹晨和我几十年的朋友了,应该是很了解我的......
何干之(1906—1969)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理论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党史专家,早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大军,抗战爆发......
1939年初,毛泽东办公室的秘书长李六如同办公室秘书和培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写了本《陕甘宁边区实录》。初稿出来后,毛泽东感觉不甚理......
当代文学研究对史料的依赖度,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所运用的方法。史料不可能还原绝对意义上的历史现场,但利用可靠的史料能澄清当代......
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诞生于1979年。当“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为快出人才、早出人才,时任国家教育部巡视员的王季青(王震同志夫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界对托尔斯泰妇女观持否定态度者逐渐增多,认为其为广大妇女设定的榜样就是把一切都奉献给男性的献祭者。但......
<正>高尔基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译介,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典型现象。随着高尔基在苏联国内文学和政治地位的陡......
一 春天的风又轻轻吹了过来,初晓看着窗外像柔纱一样轻拂的垂柳,心中涌动起感怀。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重新开始了,再也不用像过去那......
近年来对于中古宗族的历史学研究,普遍陷入了一种不可解脱的范式,即选题的断代化取向和研究内容的模式化论述。然而,中国历史上的......
《人生扫描》中的很多文字,以前曾在杂志中看过,但再看一次,味道不减。现代文坛是怎样一个文坛哟!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动荡,我想是令......
一 范文澜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五老”中唯一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把这个头衔看得十分崇高。另一位周......
毛泽东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续)陈晋三如果说,1、2月间的初春时节,大地的气候还有些暖寒不定的话,一进入阳春三月,杂花生树、生机勃勃的......
毛泽东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陈晋一随着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毛泽东希望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而反过来看文艺......
赵树理致周扬的信 赵树理是以写农村题材而蜚声文坛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40年代的脱颖而出,与周扬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两人也建......
<正> 不少人在谈到舒芜时,都觉得这是个人物但大多数人对这个人物仅轻轻带过。在他们那里,舒芜是叛徒、告密者、倒戈者、犹大、卖......
恩恩怨怨二十年 “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重要罪状之一,就是胡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所上书的三十万言书。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
1933至1936年,丁玲被国民党秘密绑架、软禁在南京,出来后投奔延安。关于这段历史,丁玲已向组织多次说明。但是在整风运动中,组织给她定......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艺学与政治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当代文艺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既与当时中国特殊的......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伟人,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作家。他生活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支“金不换......
会议,古已有之,或召集众人求得高见,或传递信息,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召集众人议论问题,以期解决问题。在新中国美术......
《百年潮》第三期载龚育之《几番风雨忆周扬》一文中,谈到作者在天津看到康有为写的一副贺吴佩孚五十大寿的对联。联曰:“牧野鹰扬,百......
“我个人对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看法很简单,即道理古人已讲完,西人也讲完。我辈所能做的只是搜集史料,如此而已。”(《思想的利器》,290......
2006年9月24日,是人民作家赵树理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赵树理辞世已经36年了,央视一套5月播出了18集电视剧《赵树理》纪念他。 ......
张僖这个名字我以前从未听说过,他写的《只言片语——一个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我却买了一本。就像勒口上的“内容提要”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