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烧相关论文
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有机气溶胶严重降低空气质量、破坏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有机气溶胶包括一次有机气溶胶(P......
本研究基于2018年和2019年秋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外场观测,应用热脱附-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IGAERO-ToF-CIMS)获取了高时间分......
东北地区是我国秸秆露天焚烧严重且雾霾多发的地区之一,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减少秸秆露天焚烧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东北三省近年来颁......
针对生物质燃烧排放类腐殖质(BC-HULIS)的臭氧(O3)氧化开展模拟研究,利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激发发射......
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时段污染天气隐患依然持续存在,文章选取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对云南省各地理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物演......
棕色碳(BrC)在近紫外光到可见光波段内具有吸光作用,对于气候变化、辐射平衡、空气质量、人体健康等方面均有影响。哈尔滨市位于我国......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质烘焙技术是一项能够改善生物质储运特性和能源品质的低温热解技术,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
利用AE33黑碳仪(Magee Scientific Inc.)与SUNSET OC/EC分析仪(SUNSET Inc.)对2020年南京北郊的黑碳进行了观测,对比了两台仪器测量的......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生物蓄积性以及长距离迁移性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AHs一旦......
近年来,随着生物质发电持续稳定发展,生物质锅炉燃烧状态监测与控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可用生物质燃料品种多样,燃料偏离锅炉设计......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频发的PM_(2.5)污染问题,两个直辖市(天津和北京)和其他26个北方重点城市实施了“代煤工程”大气治理方针,......
近年来,大气颗粒物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城市地区频繁发生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灰霾现象以及高山地区作为人为......
生物质燃烧作为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各种形式的生物质燃烧中秸秆燃烧对不同污染物的贡献比例较高,因此,合理利用秸秆,提高秸秆的......
为探讨生物质在明火和阴燃两种不同条件下PM2.5及主要成分的排放差异,选取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样品(小麦、水稻、马尾松叶、马......
生物质燃烧和与煤共燃时,释放到烟气中的含碱金属成分容易造成锅炉受热面积灰,含碱金属成分沉积主要形成初始沉积层,是积灰形成的......
生物质燃烧高温烟气中含K气体成分在烟气冷却过程中通过均相成核和异相凝结生成亚微米颗粒,是生物质燃料利用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甲醛和二羰基化合物是重要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在大气环境中化学特性非常活跃,但目前大气环境中甲醛和二羰基化合物的来源......
随着SO2、NOx和NH3为前体物所形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包括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不断增加,其总量约占据中国PM2.5质量浓度的一半以上......
云南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呈现出较为清洁的大气环境特征。由于云南紧邻东南亚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近年来西部发展,云南高原......
生物质特别是秸秆类燃料通常含K和Cl较多,燃烧过程时易释放到烟气中而较多地转化成碱金属氯化物和硫酸盐气体,在烟气冷却过程中形......
生物质燃烧排放大量污染性气体和颗粒物,能够影响光散射和吸收、降低大气能见度促进雾霾形成,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显......
生物质作为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绿色可再生的特点,是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品。当前,生物质直燃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已经逐渐成熟......
农业秸秆丢弃和田间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引起农业火灾.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进行热重分析得出其热解过程......
对生物质在链条炉中的燃烧辐射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烟煤的燃烧辐射传热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烟煤相比较,生物质燃......
目前由于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生物质作为一种资源较为丰富......
黑碳气溶胶,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生物质燃烧、工业生产和机动车等)所产生的一种无定型碳质并进入大气。本文利用美国玛基科技......
云和气溶胶偏振激光雷达(CALIPSO)卫星数据是探测大气气溶胶特征的有效工具。采用CALIPSO数据对37.1°N,113.3°E~38.6°N,117°E......
为研究珠三角地区大气霾污染特征和形成机制,于2014年秋季在区域内三个典型观测站同步开展了细颗粒物外场观测.结果 表明,三个站点......
气溶胶的气候与环境效应是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之一。然而,气溶......
气溶胶的长程距离输送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当气溶胶跨越占全球70.9%面积的海洋时,将会引起海洋上空气溶......
生物质燃烧现象普遍存在,秸秆燃烧是生物质燃烧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国每年秸秆的露天焚烧就达1.4亿吨,排出的颗粒物约有200万吨,在一定时......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但是人类对化石能源不合理利用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在这一背景下,富氧燃烧技术作为......
露天生物质燃烧是全球的温室气体、活性微痕量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虽然露天生物质燃烧活动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且高度变......
农村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村镇地区煤炭、液化气、电力等商品能......
近年来,北京市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日益突出,空气质量与国家新标准和公众期盼存在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Effects of transport on aerosols over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ynergistic contribu
为探究南亚与四川盆地对青藏高原污染物传输的影响,论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坡区域背景站贡嘎山站2012-2014年地基观测数据,系统揭示了......
利用区域气候和大气化学模式系统,对2000年春季生物质燃烧排放影响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地区对流层臭氧含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春......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002年7月~2003年7月的北京市大气粗、细颗粒物样品中的左旋葡聚糖等糖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左旋葡......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钾离子、脱水糖类(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脱氢松香酸等被认为是示踪生物质燃烧的主......
于2018年冬季(1月)和夏季(7月)在中国南方江西于都某偏远乡村采集PM_(2.5)样品,分析PM_(2.5)中B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BC......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中10种糖醇类物质的离子色谱检测法。建立了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中丙三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左旋......
为确定长春市周边地区生物质燃烧对市区细颗粒物污染的影响,采用2013年秋季至2014年冬季长春市劳动公园和净月潭公园2个监测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