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制相关论文
明代中晚期是中国历史上土地兼并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此背景下,一众关注时务的思想家围绕着井田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试图寻......
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到了魏末晉初时期又有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清楚地反映在唐人徐坚編撰的《初学記·宝器部·......
究竟是制度可靠还是入可靠?在已经达成共识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可笑。但凡事都有例外,从制度上讲,秦制是较好的,但不及三世而......
西周厉王是个暴君,他不仅殘酷地压迫和剝削人民,并且对中小貴族的利益也加以侵占,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形成了怨声載道的情况,......
土地不仅是私法上的重要内容,也在公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公法视角发掘中国古代土地法律制度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信阳县谭家河乡地处豫鄂交界的深山区,18个行政村,226个村民组,6334户,30124人,土地25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每人平均只有5分田。8......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含有大量关于土地制度的法令,对于西汉前期"名田宅"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土地犯罪行为惩罚尤为详细,对于犯罪对......
<正>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社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而历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变化多样,同一个朝......
隋唐五代时期各种民事交往趋向频繁,器物、田舍等私有产权转易增多,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早期化的契约制度惯例体系。契约关系被称......
春秋中期晋国因韩原之败对已有的井田制进行了变革,此即为"作爰田"。其主要内容是赏国人以田,改变田界,重新确定土地占有权。"国人"是......
古典文献中,甽和畎、畝和亩的用法存有差异。西汉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田制经历了从沟洫法到畎皊法,再到代田法的演变。在田制的......
古代中国在经济上相对于西方世界的成功实际上是一种总量上的繁荣,以人均收入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相差无几。这......
临沂银雀山汉简《吴问》篇反映的是春秋末年晋国六卿的田制和税制改革。其田制改革是改藉田制为授田制,并改100方步一亩的周亩制为......
封建国家的田制是在豪强士族地主、庄园经济的存在发展与“以人为本”的赋税制度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唐代两税法的”舍丁税地”税......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而对于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研究,则往往不被重视。然而支撑起英国工业经济发展的,......
本文通过1500年-1750年圈地运动的研究,结合15-18世纪英国农业发展领域内的具体史实以及西方著名学者的观点,主要探讨了这一时期田......
治宋代经济史的学者常说宋人曾说过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其实,说宋代“田制不立”者,是《宋史》的作者脱脱等人,不是......
发现于1999年的《天圣令》给整个唐宋史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天圣令》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传世的唐宋时期的令典,其编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