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录相关论文
藏书楼,作为人文渊查的集中表征,必以高度的物质文明为依托,因此,素有“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变”美誉的吴越旧地,古代藏书甚多。乾隆皇帝......
洪武四年殿试日期现有两说:一是以《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为代表的“二月十九日”说(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本,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二......
中国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就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文弱的文人肯定会有......
(四) 农历十月,鄞县地界已经颇寒了。但还没有下雪。范大冲在过桥时,桥上吹来一阵寒风,老仆杨二马上把手中的披肩给范大冲披上。范大......
《文献》2002年第4期刊载了周绍良先生的大作《明万历四十七年〈会试中式题名〉》,以前由于未涉足相关领域的研究,故对此文,笔者......
明清时期科举题名文献数量众多,除了乡试录、会试录、登科录、题名碑等原始文献外,还有不少私家撰著的贡举志,如《皇明进士登科考......
本文利用20科明代<进士登科录>和其他文献资料考证出朱保炯、谢沛霖两先生编篡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在......
在清代进士题名录系统中,有场中缮写本进士登科录、场外刊刻本进士登科录、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民间刻印本进士题名碑录和今人编著的......
<正> 偶读《文山先生全集》及《宋史》本传,觉有关文天祥生平的记叙,《宋史》及各家所载,或语焉不详,或自相矛盾,故仅就《文山集》......
<正>何炳棣先生之大作《明清社会史论》,经徐泓教授译注之中文本于2013年12月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该书英文名为T......
中国一千三百年科举史,明以前留存下来的《登科录》仅《绍兴十八年进士登科录》、《宝韦占四年登科录》和《元统元年进士录》三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特别讲究人伦孝道。因此围绕着尊宗敬祖产生了一系列繁复的亲属称谓,以及表示亲属存亡与亲疏关系的词......
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许敏户籍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有“编氓为伍”的做法。以后,这项......
一、一九九四年1994年以宋史为起家之学的宫崎市定先生出版了全集(全47卷,附别卷。岩波书店)。这部书是凝聚了先生几十年心血的、至今仍保有......
<正>科举是明代社会的大问题。其一,在明代,科举是绝大部分人从政的必由之路;其二,科举是社会流动的阶梯,培植了一个相当人数的享......
嘉靖朝是明代出版业的第一个高峰,刻书规模空前扩大。版本风格中出现新的宋体字风格,成为此后四百年刻书字体的主流,并发展成为今......
<正>(一)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它渊源于汉,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如果从隋大业元年(605)......
宋代文化的繁荣及其原因鲁尧贤在历史研究中,人们往往把隋唐文化视为高峰,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初期,陈寅恪先生指......
在对明代进士进行考证的过程中,我们曾对明代科举文献作了细致而艰苦的整理。我们发现,相关文献对明代进士的记载存在这样的情况:各榜......
明代初期承继元朝传统,有"儒户",那是正宗的职业科举家族,享受着特殊的保护政策,在科举考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家族教育准备充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