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毒素相关论文
目的对本公司制备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进行结构确证分析。方法通过发酵、提纯制备3批CRM197蛋白,经N-末端序列、C-末端......
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是由感染β噬菌体基因组的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342da的外毒素,它通过灭活真核细胞的肽链延......
白喉毒素(DT)经胰酶消化,二硫苏糖醇(DTT)还原提纯出白喉毒素A链〔DT(A)〕。DT(A)经80℃加热10分钟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DT。将DT(A)与抗癌胚抗......
目的 建立检测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特异性细胞毒性的Vero细胞/MTT法.方法 用MEM培养液对DT进行不同倍数的预稀释,用目测......
目的 探讨白喉毒素A链(DTA)基因在DF3/MUC1启动子调控下的杀伤作用.方法 构建含人乳腺癌DF3启动子和白喉毒素A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GL......
目的 为阻止白内障术后囊膜混浊寻找物质基础.方法 提取灭活的白喉杆菌DNA和12周胎脑皮质R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
期刊
目的构建重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融合蛋白,研究其对裸鼠肿......
第三代重组免疫毒素是靶向治疗癌细胞的一个热点。与传统放疗和化疗方法相比,免疫毒素对癌细胞具有靶向专一性和高效凋亡毒性,具有......
近年来,由于传染病持续威胁人类健康以及科技的发展,已有可能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因而,重新激起人们对发展疫苗的兴趣与积极性,其......
本实验从我国自己分离的白喉杆菌噬菌体中成功地克隆了白喉毒素的全基因。此基因克隆是以自己设计合成的寡核苷酸为引物,以B棒状噬......
目的和意义CD25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静息T细胞不表达,这为靶向治疗以活化T细胞介导的疾病如T细胞淋巴瘤、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
以非致病性菌株表达目的抗原,可望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其中以革兰阳性的木糖葡萄球菌、肉质葡萄球菌尤为安全、高效.它们与金黄色......
自从19世纪Behring发现白喉毒素以来,人们都是利用动物进行免疫制备抗体.但是通过免疫动物制备的抗体缺点很多质量不纯,即或用纯化......
目的 表达白喉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并考察其载体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B121(DE3)中表达CRM197用金属镍离子亲和......
目的研究四环素 tet-off 调控系统对 DT_(390)-VEGF_(165)及DT_(390)-VEGF_(exon7)融合基因的调控作用,探索毒素融合基因在调控状......
目的 构建白喉毒素N端389个氨基酸(DT389)与人白细胞介素13(hIL-13)的融合蛋白DT389-hIL-13,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聚合酶链......
肿瘤的快速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血管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介质 ,其特异性受体在正常组织和肿......
目的:构建含有亲和标记His-tag的DAB389 (Gly4Ser)2-αMSH重组蛋白,便于融合蛋白质的纯化.方法:利用含有His-tag序列、Factor Xa酶......
应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出编码白喉毒素氨基端389个氨基酸(DT389)的基因片段及人IL-2全基因,将两基因串连插入pET3a载体,构建成含有DT389-......
目的 构建重组DT/bFGF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制备高纯度的DLF融合毒素。方法 PCR扩增DT389和bFGF的编码DNA序列,经酶切和连接,克隆至表达......
白喉毒素(Diphtheriatoxin,DT)是白喉棒状杆菌产的细菌外毒素,使机体发生严重中毒反应.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白喉毒素的结构......
将36只4周龄雌性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四组,每组各9只。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前三组裸......
目的:构建含有白喉毒素氨基端389个氨基酸的片断(DT389)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的融合蛋白(DT399-hbFGF)表达质粒并表达该免疫毒......
白喉毒素(DT)是由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 kD的外毒素,它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A和B两个片段, B片段能与敏感宿主细......
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GM-CSFR)为靶向的白喉毒素(DT)与GM-CSF免疫毒素DT386-GMCSF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了一种......
对白喉毒素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它们在分子生物学中的运用作了概要的介绍.......
目的制备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VEGFR-2)的融合蛋白,阻断新生肿瘤血......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白喉毒素的毒性部分(DAB389)通过柔性连接肽(Linker)与促黄体激素释放素(LHRH)基因连接起来,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ET28a......
近50年来,山于获得了白喉杆菌外毒素的纯化制剂,从而对其性质、化学结构、功能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进展。本文就白......
HIV自发现以来,已经累计造成约4000万人死亡,并且到2015年为止大约有3670万人携带HIV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能够攻击人类的免......
目的分析白喉杆菌发酵产毒过程中,通气方式、通气量大小、培养基成分等影响因素对其产毒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对固定的通气和搅拌转......
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白喉作为一种曾引起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白喉疫苗的生产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将白......
目的探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为导向,白喉毒素突变体(CRM9)作效应部分,构建靶向毒素VEGF抗体-CRM9,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寻......
自十九世纪末期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被发现以来,它在毒素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DT的细胞毒性以及其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性质、穿......
期刊
IL-2是一非常重要的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的TH1细胞因子,从N端到C端依次为上、上后再下、下的4个螺旋结构.位于C端的最后一个螺旋结构......
目的原核分泌性表达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p ET16a-H21......
在离体培养的中国仓鼠V79细胞中,本研究应用白喉毒素抗性作为表型选择标记建立了一个突变型的检测系统。当细胞用间接诱变剂(环磷......
为获得高活性、副作用小的重组白喉毒素,在免疫毒素药物ONTAK的基础上,从免疫毒素构建、纯化筛选、对动物及人类的活性研究方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