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相关论文
“冀国夫人祠”名考辨林弘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东,红墙夹道的“花径”北侧,有一处庄重的古建筑词院,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分正殿和左右厢......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①、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
【原文】 野 老 (唐)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
<正> 1987年6月11日下午,成都罗家碾省水电科研所基建工地同志交来铜剑、铜矛等四件文物。我们即赶赴现场,发现是两座蜀文化土坑墓......
<正> 数字与诗歌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的关系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虽不能说没有数字就没有诗歌,但不少好的诗歌,几乎都同数字......
期刊
<正> 百花潭铜壶,又称银嵌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于1965年2月26日由四川省博物馆在清理成都百花潭中学里战国时期的土坑墓葬时发现。此......
<正>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仿秦都咸阳的宿卫部队而被安置于此的,那八千件气势恢宏的兵马俑正是当年......
<正> 《诗经·豳风·七月》第二章末“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句,历来存在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以毛诗序传为本的传统见解。毛传:......
五代十国时期,在今四川境内的封建割据政权有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和孟知祥建立的后蜀政权。两蜀政权就其综合国力实际上在群雄割据的......
铜鍪研究陈文领博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确定铜鍪的涵义,并把存在于战国~三国时期的铜鍪分为三类六大型五大期。铜鍪的早晚演化的主要......
战国铜器上的“高禖”图考郑志1965年,在成都百花潭中学一号墓出土一件铜壶。此壶形制并没什么特异之处,唯其腹部满饰用铅类矿物质错成的......
<正>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而且有高度文明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是时雕版印刷术已发明,印书业......
早在1100年前的五代,成都就显现出崇尚游乐的风尚。这在花间词和当时的诗歌中有具体而生动的表现。这种风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对......
一、文字反映出蜀人理念言为心声.目前大量巴蜀器物上刻写的文字,绝大多数是开明王朝的产物.通过那些巴蜀文字的解读,能够使两三千......
一 巴和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两个重要诸侯国。从历史资料来看,巴和蜀最初是两个部族。巴族最早大概起源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后来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