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器物相关论文
鼻烟壶作为清代的典型器物,以其小巧独特的艺术造型、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千奇百怪的质地原料、绚丽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驰誉寰宇,被......
该青铜夔龙纹鬲高27.2cm,口径20.5cm。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档袋形,腹有扉,蹄形足。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腹部以凸起回首夔龙纹为主体......
巴文化的典型陶器是尖底杯,兵器是戈、矛、剑.考古发现,最早的尖底杯出现在三峡地区,这表明巴人发源于巫巴山地.并且,典型器物沿东......
<正> 秦汉时期,称今云贵高原、川西南及桂西插入高原部分地区的民族为“西南夷”。“西南夷”中族系纷繁,民族众多,学术界一般认为......
<正>定窑,古属定州,因而得名。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包括涧磁村、北镇村和东、西燕川村、野北村两个区域。创烧于唐代中期,勃兴......
【正】 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鄂西山地,东北与豫西南的淅川县相连。自陕南西来的汉水及其支流贯穿全境,汉水往东南进入江汉平原。......
福建地区六朝隋唐时代的墓葬,已发现的数量约在二百座左右,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清理发掘的,其中有报告或简讯发表的近一百五十......
<正> 一、对大汶口文化的认识过程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对于它的认识是分别通过江苏、山东两......
(艹也)儿遗址是一处保存完整、文化层堆积单一的遗址。它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试就(艹也)儿遗址的出土物,对其文化性质......
【正】 潜山县薛家岗遗址位于皖西南,处于大溪·屈家岭文化、山背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和“宁镇文化类型”等文化分布区......
【正】 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二里冈期商文化的关系是近年来夏商文化探讨中争论的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夏商两种文化的界限应该......
<正> 1987年6月11日下午,成都罗家碾省水电科研所基建工地同志交来铜剑、铜矛等四件文物。我们即赶赴现场,发现是两座蜀文化土坑墓......
<正> 在《考古》1979年4期,发表两篇有关“裴李冈文化”的文章。一致把“通身磨光、制造精致”的四足石磨盘及锯齿状石镰作为其典......
<正> 右江发源于滇东南,流经广西百色、南宁地区,在南宁市以西与左江汇合后称为邕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右江流域陆续发现一些以......
<正>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原始文化中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它的分布几乎遍及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其范围南至湘北的澧水流域,北达汉水......
<正>根据目前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经过正式科学发掘,且出有玉器的红山文化遗存皆位于辽宁省西部,主要有阜新县胡头沟3号墓,喀左县......
<正> 一、研究历程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在今天的重庆和四川地区分别存在着两个重要的诸侯国,即巴和蜀。由于两国比邻,地域上犬牙......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考古资料,将商周至汉的四川漆器发展演变进行了新的研究。本文将其分为五期,即商周至......
<正> 关于楚与秦、汉漆器的源流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着一种影响面很广的推测,认为“秦漆器工艺可能就是在楚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从某......
<正> 珍珠地划花是我国北方窑系瓷器上的一种装饰图案。所谓珍珠地就是在瓷胎上刻划动物及花卉等主题花纹时,于空隙处戳印间隔一致......
<正>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北镇村及野北、燕川村一带,其中涧磁、北镇窑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总面积约117万平方米。......
<正> 自1959年以来,为了探索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曾在传为“夏墟”的晋南地区进......
<正> 本文讨论的屈家岭下层遗存,是指1989年7、8月间第三次发掘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所获的第一期文化遗存。屈家岭第一期文化遗存的......
考古学范畴内“楚文化”的概念,是随着学科进步、资料丰富和研究深人而逐渐充实完善的。现阶段通常认为,楚文化是指基本在楚国时期主......
【正】 加强对计算机考古概念的认识,是考古工作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首要任务之一。 考古本身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手段更多地倾向于......
太原金胜村251号大墓,在山西省的春秋战国墓葬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出土文物也最为丰富。加之出现在几乎是东周墓葬考古空白区的......
扬州地区的西汉中小型墓葬被发现者众多,形制较为复杂,随葬品种类丰富。文章以考古资料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墓葬形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