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著作相关论文
科普著作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著......
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2002年八月来到中国,在杭州、在北京发表演讲、参与国际数学家会议,所到之处,掀起强烈的“霍金......
面前是一本精美的画册一一《科学与艺术》。 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画册, 因为通常意义上的画册只是艺术家和大众之间双边的会话......
传统的“科普”概念,在18、19世纪曾经呈现过不少令科学家陶醉的图景。那时会有贵妇人盛妆打扮了,在夏夜坐在后花园的石凳上,虔诚......
“获奖”和“畅销”,是衡量一个出版单位业绩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编辑工作成效的绝佳体现,更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编辑刻意追求的目标......
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这天正巧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霍金现任英国剑......
科普著作与文学著作一样.在创作时也会运用互文性理论来增添词语色彩和文字效果。本文结合互文性理论和翻译实例,谈论了科普著作中文......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对自然科学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据说他长期订阅《科学美国......
科普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我们现在的科普非常落后,我们拿不出一本影响世界的科普读物。我们没有像法布尔的《昆虫记》、像弗拉马利翁......
进入21世纪后,现代技术大量、普遍地应用在畜牧业的各个领域中,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然而,要将这些成果尽快转......
在我们共和国60华诞之时,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科普作家吴胜明先生的新作《瑰丽的地下艺术殿堂——中国溶洞之旅》由中国建筑......
麦克斯·泰格马克所著的《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论性书籍,也是一本介绍人工智能的科普书籍。本......
《寂静的土壤》是由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研究员与其同事陈鸿昭研究员和张甘霖研究员合写的一本原创性科......
考古科普著作在公众考古中历时久长,影响广大,值得研究。本文从"专业性——通俗性"的维度提出"研究型——知识型——文学型"的考古......
本文为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重点选取了《骆驼从哪里来:关于物种入侵的科学读物》第1章(物种·运动)作为文本案例分析对象,探讨......
科普著作是科学与文学的结合,翻译时要服从一定的科学性,也要服从一定的文学性。科学性要求译者尊重科学事实,文学性要求译者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