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实验相关论文
实践十号卫星上搭载了众多载荷,用于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为保证载荷的可靠性,在发射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地面匹配实验。本文设计实......
20世纪开拓的"空间"领域,给人类带来了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今天的"空间"早已不是遥远的、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
为了降低空间科学实验电子设备的功耗,通过对不同的FPGA进行比较,选用Actel公司的低功耗FPGA器件M1AGL600V2设计并实现应用于空间......
据人民网2012年8月2日消息,天宫1号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至今,已在轨运行300多天。其间,天宫1号开展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
编者按:今年6月~8月,我国将择机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以全面验证交会......
2011年11月18日北京时间凌晨0时20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合作生物培养箱从内蒙古四子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走出了......
介绍了面向空间科学实验应用背景的高可靠控制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MSP430与IGLOO系列FPGA的低功耗模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温备......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了!而进行太空育种等空间科学实验也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的历史使命之一。因带上太......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航天器研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制并发射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通信广播......
随着空间科学实验进行的越来越多,需要传输的实验图像数据量也变得日益庞大,对图像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
□□欧空局将于2003年8月22日发射欧洲第1个月球探测器SMART-1(SMART是英文Small Mission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ology的......
为提高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的拓展性和集成性,丰富其监控手段,建立了基于UML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包括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和动态......
4月18日,内蒙古四子王旗迎来从遥远太空回来的旅行者——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这位科学"实践者"在太空期间顺利开......
10月17日上午7点30分,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9日凌晨,浩瀚宇宙又上演“天神之吻”!神舟十一......
中国航天事业经历50年的风雨征程,不断进取、攀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飞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科技领......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6月到8月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这次任务中,包括......
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
<正>During 2013 there were a lot of milestone space events in China.Twenty satellites and one Shenzhou manned spaceship ......
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发射升空至今,已在轨运行300多天。其间天宫一号开展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7时,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
为了解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在国际空间站上的科研布局,供我国未来开展空间站科研实验参考,回顾并概述了2018年国际空间站科研与应用活......
世事变迁,令人眼花缭乱。过去这一个多月,国际国内发生了一系列值得多年后回忆的重大事件。最令人精神振奋的是"神七"飞天。9月25......
文章编号:1005--6629(2006)08--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B 2005年10月12日9时39分,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
(六)神舟六号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飞船同时升空。费......
唐伯昶的人生与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紧密相连。从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返回,到2016年实践十号返回成功,他参与了25颗返......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经过115h 32min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代号“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载人航......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
期刊
北京时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07秒,“长征二号F”遥入火箭运送“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与正在轨道稳定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
2016年9月1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成功发射。天宫-2主要在轨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任务,......
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每五年发表一部航天白皮书,此......
返回式卫星是我国卫星工程领域主要的卫星系列之一,在空间科学实验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简要的回顾了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
论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化学炉的形成、特点及其在空间实验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
<正> 1992年9月11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开始执行其第二次空间飞行任务。据美国宇航局介绍,奋进号......
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项目自动化管理的需求,结合.NET和Browser/Server模式的特点,设计了在.NET环境下科学实验项目管理系......
2011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航天飞船并与2011年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科学......
前言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拓展过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航天技术,开......
3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简称“鸿鹄专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鸿鹄专项以“认得清、留得......
9月15日22时,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为了满足未来我国空间科学实验对高微重力环境水平的要求,需要发展高水平主动振动隔离技术来保证实验需要的高微重力水平。本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