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印相关论文
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其画面出现有篆刻印章的不少于10套以上。但以印章实物和印文同时出现的惟独是邮电部1997年8月17日发行的《乾隆链章》......
多年实践探索,渐趋成熟的篆刻艺术校本课程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具有长久的教育价值:培养观察力,培养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中小学生......
李岚清是2003年春退休以后才开始学习篆刻的,他用“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趣、石可言事”来形容他对篆刻艺术的感悟......
文化革命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时期,在文革期间,我国的传统艺术品如紫砂、瓷器、书画、邮票、印章无不打上强烈的政治烙印。在......
宋元以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流。对自然摹写的纯绘画技巧性的内容被淡化,“诗情”、“画......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非常时期,这段历史中遗留至今的各种器物已成收藏热门,其中宜兴紫砂文革壶因泥质优良、色泽纯正、工艺......
陆康文化部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澳门印社社长,澳门美术出版社社长,上海书画院画师,海上印社副......
吴昌硕为清末民初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之大家,学养丰厚、成就全面。而在规摹秦汉之印源溯取、“印外求印”之印学实践、以印为媒之情......
20世纪以来,在云贵高原地区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两汉时期的印章,主要分布于滇东黔西地区。这些印章包括官印、私印、吉语印、戒语印......
战国玺印一向以风格多样称著印学史,其风格的形成除了缘于地域书风外,大多得益于创作(制作)过程中章法的匠心独运、分朱布白的巧妙......
关注明代中期后的篆刻创作,不免要提及明初的印风。提起明初印风,仍须追溯元代仿汉传统的复兴。较之骤然更替的政治制度,与其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