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像相关论文
自唐代开始,维摩诘像主要集中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并出现了“探身维摩”和“演教维摩”两种样式,直至五代、宋、元少有改变。传为宋李公......
壁画、木版画里的杰作 汉、魏、两晋,乃至南北朝的著名画家,大多是画壁画的。东晋时,京都建康(南京)筹建瓦棺寺,募集捐款,士大夫捐款没......
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绘画中把绘画境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的“传神论”成为......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与当时的玄学、士人、战争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魏晋风骨”成了艺术史上最为推崇的精神,在绘画中......
<正>一魏晋时代,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佛学大兴,玄风盛行。士大夫多崇尚老庄,在玄理清谈中追求精神超脱。非但是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佛教图像中的维摩诘是中国古代佛教信徒和艺术家们根据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经》而创造出的形象,其造像、绘画等作品广泛见于公元5......
<正>《维摩变相图》,是中国道释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道释人物画,是以《维摩诘经》有关内容进行绘制的,自东晋南北朝以来一......
<正>南朝画家袁倩(一作袁蒨),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列为二品,其云:"北面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美,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为新意......
晚唐的时候,大诗人杜牧来到秦淮河边。眼前一座座寺庙虽说是碧瓦飞甍,可是已经远不及六朝时香烟缭绕的景象了。他伤今怀古,不由得......
图像学批评方法随着20世纪60年代晚期"新艺术史"的崛起而出现,而后广泛影响到美术史领域。由潘诺夫斯基系统地提出图像学分析三个......
在"绢六幅图山水古贤荣启期夫子阮湘并水鸟屏风"中,"阮"是"沅"的误写。不过,这里的"沅湘"并不是沅水、湘江,而是指《列女传》中的......
<正> 随着佛教和佛教艺术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清楚了,但很多问题又出现了。比如,佛教艺术并不仅仅是从“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西北......
<正>敦煌石窟艺术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中外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
<正>米芾《画史》中这样记载吴道子线描的特点:"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汤《画鉴》中说李公麟的线描"行云流水有起倒"。从"挥霍如......
维摩诘,毗耶离城的居士,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上,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土。佛让维摩诘居士说法,教化弟子,......
唐宋时期,维摩诘像的绘制盛行不衰,诸多名家都有过绘制维摩诘像的记载。而同一题材同一内容绘制的技法不同,其蕴藏的内在精神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