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抗争相关论文
“集解锤,谓之权”(《广雅·释器》)。自私有制诞生后,“权”就作为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器沿用千年。后人引申作“权衡”,取其精髓在“......
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对国内网络抗争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扫描。研究发现,该研究领域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合作网络稀疏、......
在中国,网络抗争遵循的是情感动员逻辑,集体抗争事件中的情绪运用,对于激起民愤、推动民众利益诉求表达起到了重要的动员作用。探......
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带来了政治价值观的变化,进而重塑着个体的政治参与行为,其中包括网络抗争行为。由于种种限制,互联网并不必然带......
[目的/意义]中国网络抗争遵循的是情感动员逻辑,因此探究情绪在网络抗争事件中的传导机制和动员作用对于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网络抗争研究,这一领域处在'学科发展时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研究者的流动性强,学科构成多样;其研究视角和研究取向......
民粹主义是一种普遍而持久的现代政治现象,而它在当下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种情绪化和非理性的政治思潮,民粹主义具有极端的......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认为,统治精英不仅控制着物质生产领域的霸权,也控制着文化领域的霸权。斯科特在葛兰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弱......
利用话语构建进行的互联网抗争运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民粹主义逻辑。作为潜伏于草根阶层的民粹主义在互联网的情境下容易被激活,并......
在网民进行社会抗争的过程中,带有负面情绪的评论成为网民意见表达的主流。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主要从媒介信息传播的角度探讨了网民......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社会抗争具备了与传统时代不同的特点,即它不再具有固定组织结构与形式,不再依托固定意识形态来加强与成员之间......
纵览中国社会曲折而漫长的变迁史,凡大规模、高频次集群抗争行为的发生与当时的政治权力、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等因素不无关系。当......
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依附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其媒介话语表达也发生转变,包括媒介话语表达权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