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芜相关论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小说批评派红学大放异彩,硕果累累,而身在其中的一批现当代红学学人的研究并未受到学界太多关注。学人舒芜......
中国文学研究要回归文学本位,有必要适当借鉴和吸取古代文学评点的理论、术语、视角以及方法。在这方面,舒芜的《红楼说梦》堪称范本......
舒芜、钱理群选择周作人为研究对象,隐含了知识者经历历史混乱后自我认同的困境与努力,这是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知识者面对新的语境进......
若论及舒芜先生的一生功业,他竭尽心力为女性解放、男女平等奔走疾呼的用心和成就是任谁也不能抹灭的。朱正先生在舒芜的送别会上写......
对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是理解与感受题旨与命意的关键.舒芜、王蒙、刘再复三位学者作家研究红学的著作足以"照阐文心"、"启人心智......
研究周作人是舒芜晚年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舒芜的周作人研究并非完全客观公正.对于周作人的人和文,他所流露的是不加掩饰的......
2002年10月,第二届胡风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和苏州大学举行,并以此纪念胡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届讨论会没有媒体的参与,没有官......
由舒芜的个人经历探究出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在建国后丧失独立人格的重要因素,即现实的处境激活了他们内心积淀的墨家文化因子.文章还......
“意志”和“主观”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不同文化阵营的理论家陈铨和舒芜的重要概念,它们有深刻的相似之处:二者都具有哲学上的本体......
上世纪40年代舒芜为声援在党内整风中受到批评的陈家康、乔冠华、胡绳等人而作《论主观》,胡风作《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与之"......
舒芜在1940年代的杂文创作以个性解放的启蒙理路契解民族解放的时代主题,在批判传统文化和针砭现实政治中表露出走向人民的时代诉......
新时期以来的周作人研究,由沉寂而一度成为学术热点,有学术因素,也有非学术因素。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现象,应置于民国怀旧背景下来......
20世纪50年代舒芜与"胡风集团案"的历史是非成为近年来学界的热门话题和学术"劫争"。避开史实诉讼、道德追问和人性检讨的研究路向......
上世纪50年代初,胡风与舒芜在文艺思想上发生分歧,继而互作政治指控.在这一过程中,两人都曾不恰当地"将私人通信用于公共事务",所......
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作为枪手被急召入京,打出的"炮弹",经毛泽东点评,置恩师胡风于死地,开了新中国政治斗争抛私人信件的先河!他,就......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2009年8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谈到舒芜,总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学者。他原名方管,学名方......
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往往在人际关系当中凸现出来.通过对胡风与茅盾、舒芜、周扬在不同历史阶段关系的考察......
32年前的初冬时节,陈方发表《"曹雪芹佚诗"辨伪》,揭开了一桩红学疑案的黑幕。近来获知陈方即陈迩冬与舒芜的化名,其中陈迩冬的诗词......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长期解读,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常发生融合现象,研究者主动去发现、照亮研究对象,同时又被所阐释的对象潜移默化......
缘于对五四启蒙文化精神的共感,舒芜受到胡风的激赏和提携,跻身于七月派.舒芜在七月派刊物上的理论和杂文,表征了七月派的发展趋于......
新时期以来的周作人研究的关注点、言说方式与时代思想、文化潮流保持着密切联系,自有思想史、学术史价值,这变化中又隐含着研究者不......
<正>在"胡风事件"中,舒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有对该事件的叙述都不可能绕过他。绿原在《胡风与我》中曾认真提出:"要研究胡风问题......
期刊
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是理解与感受《红楼梦》题旨与命意的关键。舒芜、王蒙、刘再复三位学者作家研究红学的著作足以......
本文探讨男性知识分子舒芜(1922-2009)的女权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和过程,他以男性"个中人"的身份,对中国男权社会、男权思想进行了......
期刊
受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以复古求解放”的学术思路的启发,舒芜凝合戴震、墨子、柏格森、苏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资源,提......
作为共和国时期涉及人数众多的文艺界冤案"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关键当事人物,对于舒芜的判断学界始终存在争议。而从舒芜自身的心态和......
由舒芜引发的《论主观》“公案”实质上是一桩“学案”,其主要内容是舒芜与胡风的思想关联问题。因此,从哲学的层面阐明舒芜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