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空观相关论文
谢灵运身处晋宋易代的动乱之世,为了安定自己惊恐忧惧的灵魂,因着与佛教的种种因缘关系,他企图以般若空观来观照事物,求得性灵真奥......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既是的精华,也是佛法的总纲领.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
明清小说戏曲理论具有丰富的佛教心性论内涵。明清小说戏曲思想家认为,艺术的虚构性出于创造之心,因而推重真实性情的书写,提出“写心......
"不立文字"是禅宗的标志性的思想,但是人们常常将"不立文字"误解为"不要语言文字"和"不要逻辑思维",实际上,"不立文字"的真正含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谢灵运身处晋宋易代的动乱之世,为了安定自己惊恐忧惧的灵魂,因着与佛教的种种因缘关系,他企图以般若空观来观照事物,求得性灵真奥......
历来论者多认为苏轼尊崇白居易之原因在于二者出处进退的相似,但通过对白苏知识构成的解析可以发现,二者受佛道思想影响甚深,在认......
在封建体制内,出处(仕隐)关系是士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从魏晋到隋唐,随着政治局势的盛衰变化,士人与封建政权的关系或是和谐、......
禅宗工夫论有一个从离妄归真,到即妄归真,再到无真可求、无妄可断的发展历程。早期禅宗与北宗主要破"浊边过患",因而强调离妄归真,......
杜甫自言其早年即"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晚年自语"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诗中更有"师粲可"、"依迦叶"等语句,可知诗人追求的是大乘佛......
《西游记》有一个阿傩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的情节,许多读者把它看作是作品讽刺佛教的证据。但如果从《西游记》的宗教取向、从佛......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经》 ,既是《大般若经》的精华 ,也是佛法的总纲领。《心经》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
僧肇的《不真空论》是把印度佛学的般若"空观"与中国文化成功结合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僧肇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下,用三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