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信仰相关论文
狭义的净土指诸佛为度一类众生,而以其本愿力所成就的净的佛国土,以接引发愿往生的众生。广义的净土指一种良好的社会、优美的世界......
永明延寿是五代宋初影响深远的禅僧。他倡修净土,长期以来被视为禅宗领袖接纳弥陀净土信仰的早期典范。在《万善同归集》中,他旁征博......
十六国北朝时,河北是中国金铜佛像制作中心,然而重要造像大半流失海外。其中建武四年造像、哈佛藏燃肩佛坐像等早期金铜佛坐像,体......
6世纪时,汉传佛教进入日本,其后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从中国带回了佛教、音乐、舞蹈等文化.这些文化确立了古代日本国家体制,成为其宗......
唐代净土宗盛行,反映阿弥陀西方净土信仰非常流行和普及。唐代敦煌莫高窟出现三百余幅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型经变画,即(西方净土变)。......
公元2世纪下半叶,净土信仰由印度传入中国,汉晋六朝净土高僧的活动使其得到了缓慢的发展。唐代善导和法照等净土高僧通过身体力行大......
提到镜花文学,便是深深根植在大众心目中的“怪异”“神秘”“晦涩”等标签的文学世界的缩影.但是被忽略的一点是,在泉镜花的意识......
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本土化的净土信仰,在这种信仰的影响下,在中国出现了敦煌净土变壁画,而日本贵族为了追求极乐往生,以中国净......
净土信仰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其在印度和中国均有广泛的影响,学界一般将后汉时支谶译出《般舟三昧经》视为净土思想正式传人中......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后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过程,最终与儒学、道教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教。佛教思想能够在中土传播、生存、......
齐翰是唐代著名僧人,但迄今尚未有相关研究。笔者综合齐翰的传记资料,对其生平和行迹进行考察,并分析了齐翰宗派身份的变化,认为由......
本文主要从造像与经变的角度论述了弥陀、弥勒两种净土信仰与它们图像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首先,净土图像的兴衰与净土信仰的兴衰有......
目连入冥救母,全家升天团圆,玉帝敕封他为“九天十地总管诸部仁孝大菩萨”。这个封号,就目连戏来说,首先见于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
<正> 昙鸾(476-542年),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北朝五台山高僧,他精修净土,多有阐发,为佛教净土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就有“......
东晋高僧道安(312—385),敏睿绝伦,智识超群,深研般若,喜好禅法,是自汉以来禅法和般若二系佛法的集大成者,同时,道安在倡导弥勒净土信仰上也......
晚明佛教丛林承续宋代以来禅净合流的历史趋势,盛行把禅宗参究工夫与净土持名念佛法门加以圆顿整合的参究念佛禅,并表现出从参究念佛......
<正>近代以来,海内外学者对弥勒信仰有较多关注,对弥勒净土也给予一定研究。佛教界的研究以太虚大师及其弟子印顺导师为代表,不仅......
<正>净土信仰在中国可算是最为普及的佛教信仰了,但净土信仰中的心净土、佛净土、世间净土等重要元素及相互间的关系,一直不能让人......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与发展,刺绣这一中国优秀传统工艺也开始应用到佛像及佛经的制作上。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刺绣遗物的发现,就充......
<正>贾发义《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以下简称贾著),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学术专著。全书选......
期刊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人数最为庞大的宗派。宋、明以降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加之历代佛教高僧的弘扬,使净土信仰发展深入至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华盖常用来彰显拥有者的威仪,同时华盖也有象征喜乐与祥和之意。黑水城出土西夏绢画《阿弥陀佛来迎图》中的华盖以祥云式为主,相对......
<正>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2.5公里处、漆水河西岸崖面上,目前现存3窟,均坐西朝东。慈善寺的第1、2、3窟,构成了麟游慈善......
<正>敦煌莫高窟第一四八窟开凿于敦煌陷蕃前夜,窟内东壁门北的一铺《药师经变》,是莫高窟盛唐时期药师经变图像转型的重要代表,经......
五十三佛和三十五佛作为特殊形式的千佛流行于北朝隋唐时代。该图像及题刻的核心意涵在于忏悔灭罪,并由此与弥勒净土、西方净土信......
近年在洛阳东南李村出土的《阿弥陀像记》残碑是隋唐之际著名政治家李百药之子李力牧家族建造阿弥陀像的碑记,不但记载了其家族及......
作为山水诗派的创始人 ,谢灵运的思想融合了儒、道、佛等多种因素。其中 ,佛教思想占主导地位。本文从大乘般若空观思想、净土信仰......
在清朝统治者对佛教利用和限制政策下,《红楼梦》反映出清代民众佛教的普遍流行的状态。民众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和净土信仰在《红楼......
一 朔州,雁门关外古州治,燕云十六州之一。崇福寺,鄯阳古刹,曾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赐额“崇福禅寺”。现院落五进,自山门向北,依次......
本文重点论述了道安与慧远在净土信仰上的不同。通过分析道安和慧远两人的僧侣实践,作者认为道安是一个具有积极入世精神的佛教领袖......
谢灵运是中古山水诗的确立者,其人生与佛教关系至密。谢灵运的山水诗一方面极富于声色光影自然清晖之美,另一方面又即色观空,深蕴佛理......
两宋典籍所载宋太祖诞生神话,其五个主要情节除了必不可少的感生元素,显系因袭前代帝王而造作,其主体部分"胞衣如菡萏"及"异香"的......
<正>道绰(562—654)所著《安乐集》究竟是一部具有怎样性格的著作,一言难以蔽之。然而从它力劝地处山西偏僻地区的广大农民信仰往......
中国弥勒信仰两晋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南北朝时兴盛一时,隋唐时由盛转衰,唐以后逐渐衰落.中国弥勒信仰分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两派.......
本文从北山第51号龛内三世佛、十二光佛等题材着手,认为该龛的主旨为对净土的信仰,同时对十二光佛这一题材的职能、信仰等方面作一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