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噻吩相关论文
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喃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独特的性质,广泛应用于药物和材料化学中。因此,开发合成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喃类化......
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对燃料油中硫含量提出了严格的限量标准。欧盟国家从2010年起,燃料油中硫含量必须低于10μg/g,在燃料......
三氟甲硫基(-SCF3)因具有高稳定性,强的亲脂性和高的电负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SCF3,可以影响分子内部......
富电子的芳烃,如二甲氧基苯、吡咯、吲哚、苯并噻吩等在室温条件下,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可与酰氯发生分子间傅-克酰基化反应,无需......
苯并噻吩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方法合成苯并噻吩衍生......
近年来,光致变色功能材料因在化学传感器、光响应自组装、光学存储、细胞成像以及多重调控开关等各个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日益......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生产低硫的清洁车用汽柴油燃料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超深度脱硫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以石油还是......
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及稀油资源的不断缩减,储量丰富的稠油资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补给能源之一。但稠油黏度高,开采、集输......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型的新型Cu-BiPO4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温度、反应时间、模拟燃料油和氧化剂的比例对模拟燃料中苯并噻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为......
以锐钛型TiO2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进行穿透实验,分别考察TiO 2在传统无光及新型紫外光辅助工艺中的脱硫性能,然后根据穿透曲线计算......
在光固化技术中,光引发剂属于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固化后物质的附着力、硬度、黄变、气味等.二苯甲酮是当前应用较为......
噻吩是重要的五元含硫杂环,具有芳香性,在拓展有机半导体材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含有噻吩单元的半导体材料灵活多变的结构、多样的分......
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1990年划分的一个新属,该属细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并且有很强的代谢能力,这使得鞘氨醇单胞菌在环境污......
吲哚衍生物因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光电效应而被广泛研究。硫化吲哚和苯并噻吩[2,3-b]吲哚作为吲哚衍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
柴油深度脱硫是石油化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生产清洁柴油的关键技术。吸附脱硫和微生物脱硫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和成本低的优......
煤在焦化、气化、燃烧等热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噻吩类有机硫。噻吩类有机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环境中难降解的化合物,且比多环芳烃和......
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的持续加剧迫使各国不断地颁布更严格的柴油含硫标准。我国由于近期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更使得柴油含硫量成为人......
随着目前各国提出越来越严格含硫标准的实施,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HDS)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成本低廉的脱硫技术......
加氢脱硫(HDS)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催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柴油中的硫含量已被确定为造成二氧化硫和车辆颗粒物排放的空气污染的主要......
杂环化合物无论从数量、种类还是用途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苯并杂环类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以及大的共轭结构,使其......
芳香杂环液晶化合物具有种类丰富,易于结构修饰等特点,且氧、硫、氮等杂原子的引入能够调节分子的电子效应和分子对称性,影响分子间的......
富勒烯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使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药、超分子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富勒烯的功能化成为重要的......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I)-13X分子筛,进行噻吩(T)、苯并噻吩(BT)双组分的固定床动态吸附研究,考察模拟汽油原料中噻吩与苯并噻......
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杂环芳烃类含硫化合物,在合成杀虫剂、药品和硫靛染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2(OH)(2,2’-bipy)2(BTC)·2H2O]n晶体,以此化合物为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固定床动态吸......
采用气液固三相滴流床反应器,在反应温度(493~558)K,氢压(1.5—3.0)MPa和氢油体积比为200-800条件下,研究了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模型化合物......
研究了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的新型还原法脱除苯并噻吩有机硫。结果表明,CoCl2·6H2O适宜用量为0.50g,溶剂CH3OH体积为20mL,还原剂用......
在隔离式电解槽中,以石墨为阳极,Pt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研究了苯并噻砜在不同电解体系的伏安曲线和阳极电催......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分子筛膜,并通过负载金属离子对其进行改性。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膜进行表征......
采用长链十二烷基胺为模板剂,成功合成出含钛中孔分子筛Ti-HMS,并针对其晶化过程、结构特征以及催化性能与修正经典法制备的微孔分子......
以噻吩(TP)、苯并噻吩(BT)和正己烷配制模拟汽油,就如何提高Cu+-13X分子筛对噻吩的选择性进行了一系列的静态吸附及动力学吸附研究。结......
柴油中的硫化物可以用有机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法脱除,脱硫效率与体系酸性强弱有关。强酸性的硫酸能调节反应体系的酸性,提高脱硫效率......
以分别溶有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油品(硫含量均为1 540μg/g),以WO3/Zr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
文中采用二次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分子筛膜,并用XRD和SEM对其表面进行表征。对分子筛膜用Ag+、Cu2+、Fe3+金属离子进行改性,然后应用......
以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不同金属离子的13X分子筛吸附剂,考察了它们对汽油中苯并噻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负载Ag^+的分子筛吸附......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14,基于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室温下MOF-14对模型油中噻吩及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并经溶......
以邻氯苯甲醛、NaHS· xH2O、癸酰氯为原料,经消去、酰化,还原反应合成2,7-二癸基二苯并二噻吩(C10-BT-BT).通过核磁共振表征和......
以苯并噻吩为原料,通过酰基化反应,在噻吩环上引入苯甲酰基,制备了苯基苯并噻吩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别对微波辐射和传统油浴......
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比表面积佛手渣基活性炭,运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其吸附苯并噻吩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等温曲线为H型化学吸附曲线......
测E30和50℃下噻吩、苯并噻吩单组分及双组分在Cu(I)-13X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Langmuir模型对单组分平衡数据进行关联;采用修正的Langmu......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Ⅰ)-13X分子筛,进行噻吩(T)、苯并噻吩(BT)双组分的固定床动态吸附研究,考察模拟汽油原料中噻吩与苯并噻吩初......
二次水热合成法制得ZSM-5分子筛膜,经x线衍射光谱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后,确定所合成为ZSM-5分子筛膜,对其进行Ag+、Cu+、Zn2+金......
研究了以钛硅分子筛/H2O2为催化氧化体系对噻吩(Th)、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脱除.结......
综述了FCC过程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裂化脱硫机理和转化途径,并从转化率和选择性出发,分析了不同结构的噻吩类硫化物的反应特点。在FCC......
将苯并噻吩(BT)溶于正辛烷配成模型油,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微波辐射作用下磷钼酸镧盐和磷钼酸氧化钒(IV)盐催化模型油的氧化脱硫。结果表......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和稀土离子Eu3+、Nd3+掺杂的TiO2,并以TiO2和核黄素溶液为催化剂氙灯照射光催化深度去除油品中苯并噻吩,......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Cu、Ce离子制备了Cu( I)-Y、Ce( IV)-Y和Cu( I)-Ce( IV)-Y吸附剂,利用XRD、BET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