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意象相关论文
草木书写是文学作品中对花草树木的描写。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唤醒学生观察生活,获得审美与文化意蕴的重要载体。比如......
在《诗经》所处时代,人们往往以朴素直观的心理,借自然外物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情绪,“比兴”是《诗经》中最常见的文学艺术表现方式。......
陈子昂一生经历丰富,曾从政十余年,二度从军,二度归隐,二度入狱,二度从晖上人游.诗人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文论家都以草木意象来说明、解释文学理论问题,其中,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尤为典型。《文心雕龙》......
屈原的《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使用象征手法的先河,从此形成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草木意象色彩斑斓、虚实相生、尊卑有......
《诗经》中有以草木为媒介沟通人与神、人与世界的巫祭活动,从美学的角度看,这种触物起情的活动以及活动中的心理体验过程就是“兴......
尽管诉诸五感的审美形式在石器时代便已经发端,但真正以意象文字为底材,发诸心绪的诗艺之源则要下数至风骚二部。《诗经》中的野性......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出现了大量的草木意象,这些取材于自然的意象,种类繁多,运用别致,赋予了《诗经》比兴之美,是《诗经》比兴手......
上博简(八)楚辞类作品为我们考察楚辞的草木意象提供了新的材料。《李颂》歌咏的对象是梧桐,而非李树。《李颂》一篇,在句式结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