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关系相关论文
《莫里克歌曲集》是沃尔夫在创作中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其音乐创作技法影响深远。通过该作品集,沃尔夫建立了自己的艺术歌......
旋律在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弱化甚至缺失,已引发整体音乐文化生态发生深刻转变。历史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音乐(尤其它的旋律)注定会......
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1951)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质的作曲家之一。他提出了十二音体系,终结了已存在一两个世纪之久的“共性写作”......
埃尔曼诺·沃尔夫-法拉利(Ermanno Wolf-Ferrari,1876-1948)是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杰出的意大利作曲家之一,其创作领域涉及喜歌......
诗歌与音乐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是同出一源,密不可分。后随着时代发展各自分化出来。在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为了寻求音乐发展的多元......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中关于诗乐关系的论述在具体阐述诗乐关系、对诗乐关系进行总结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对于文学创作本身的思考。诗......
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1951)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质的作曲家之一。他提出了十二音体系,终结了已存在一两个世纪之久的“共性写作”......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古老的艺术,不仅是文明艺术的起点,还是上古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诗经》多为乐歌,......
通过对唐代诗人李贺《梦天》的诗歌文本与汪立三钢琴作品《梦天》诗乐关系研究,体现出汪立三是如何将诗乐融合这一理念运用到自己......
作为中国早期诗乐结合的乐歌,《风》诗在《诗经》中形式特征最为明显。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是受经学阐释的影响,这方......
中国近代专业音乐创作从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引入现代技术并追求新风格, 杨与石虽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但目前关于他的研究资料稀少.......
本文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以及人文思潮等维度阐述意大利世俗音乐中诗乐关系的演进,明确意大利世俗音乐中诗乐完美融合的......
诗乐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界和音乐界饶有趣味的话题,也是中国当代作曲家颇感兴趣的创作方向之一。文章对诗乐关系的历史演变做了......
唐诗艺术特征之形成、唐诗之繁荣与其使用的近体、古诗、乐府体三足鼎立的体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在运用古近体的体裁系......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其特征是: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
在欧洲音乐史上,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具有重要的开创性和延续性,涌现了韦伯、舒伯特、瓦格纳、舒曼等音乐巨匠。舒曼作为这一时期代......
唐乐府总体上有较明显的格律化倾向,但少量诗作又表现出"以文为诗"的特点,与近体诗声律要求相差很大,多使用散文语法和散文笔法,从......
自《唐声诗》问世以来,围绕“声诗”与“歌诗”的界定问题,学者们展开诸多争议,但始终没有定论。按唐文献记载,“声诗”使用极少,......
勋伯格的声乐套曲《空中花园篇》是20世纪艺术音乐领域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而艺术歌曲中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同样是艺术歌曲美学......
本文通过对古斯塔夫·马勒的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的音乐文本解读,以及对作品所涉及到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并及几代歌唱家对此作的......
2000年,中国当代作曲家朱世瑞,在长期对音乐、诗歌、语言、文化之间关系的思索之下,而恰逢德国斯图加特市"百年乐会"委约,开始创作......
乐府采诗以配乐,汉代《明妃》和《昭君怨》两首曲子影响了后世昭君诗的创作。在时代的发展中昭君诗所呈现的诗、乐的关系也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