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意义相关论文
晚唐体指一种清寒野逸小巧的诗歌风格。长期以来,对晚唐体的研究都依附于贾岛研究、晚唐五代及宋代诗歌史的研究之中。对晚唐体各阶......
宋代两浙地区民俗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文人群体的文化实录与传承意识,促进了浙地民俗诗创作的繁荣。浙地民俗诗的表现主题趋于专题化,......
古人写诗作文偶尔会模拟前人名作,而古人对模拟之作的评价贬大于褒,今人的评价则较为辩证,但对于“杂拟”类诗歌何以在魏晋形成蔚......
上官婉儿是初、盛唐之际卓越的宫廷女诗人,在当时的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她的诗歌现存三十二首,内容几乎全部取材于宫廷生活......
明末大儒高攀龙水居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意蕴。这些诗表现了高氏悠雅的生活情趣和时代震怖带来的心灵颤动,体现了哲人潜心性理的思辨......
继杜甫之后,韩愈进一步在诗歌创作中引入了自我衰疾体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对自己独特的身心体验做了细致的描摹,拓宽了传统诗......
晚清文艺大家何绍基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词.浓郁的学术性色彩,强烈的抒情性特点,是其题画诗承载的独特文化意蕴;随物赋形、想象诡谲......
乾嘉之际的诗坛,中下级官吏诗人群是主要的也是成就最大的创作集团,打破了由台阁诗人主导诗风的状况。这一情形的出现,是古典诗歌长期......
中晚明时期,“学凡三变”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词章向制举、向心学的转变则又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由词章向心学转变,与重道轻文传......
《文选》诗中的“杂诗”类,历来被认为内容庞杂而不受重视。文章首先对“杂诗”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界说.指出其“体”的性质,然后探究......
"江右王门"是一个形成于明嘉靖后的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是阳明学派的重要分支,其中不乏能诗善文之士,考索相关文献,得其诗人凡42人......
盛唐七律继承了武后、中宗朝七律用于宫廷应制的基本功能,同时又有所变化,开始在中下层文人的社会交往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诗体,且在......
与李陵诗相比,苏武诗在章法上善于利用擒纵变化、疏密相间的办法为诗句造"势"。句法方面,苏武诗首创了"俯(仰)……,仰(俯)……"句......
阮籍《咏怀诗》远绍诗骚传统,兼受庄学影响,近续汉末文人五言诗,兼有建安遗风,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阮籍《咏怀诗》特质所在,可从......
《永平诗存》具有补充清诗史和河北地方文学史空白的意义。它保存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其中张霪、马恂、常守方、高继珩、毕梅、高顺贞......
王禹偁的贬谪诗在其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屡次被黜的经历,使其贬谪诗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此同时,伴随着被贬次数的不断增......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在题材上继承了贾岛吟咏苦境苦思的传统,在艺术技巧上学习了贾岛五律的炼字与对仗模式,在意境营造上延续了贾岛以......
宋庠、宋祁是后昆体诗人群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七律创作在西昆体向江西诗派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就内容而言,二宋七......
晚唐体是流行于唐宋时期的一种诗歌体式,指通过刻意苦吟而形成的清寒、小巧、野逸的诗歌风格。晚唐体形成于晚唐五代,但其真正成熟与......
至明初永宣时期,"台阁体"成为诗坛主流,而江右文士乃其中坚。江右台阁诗人深蓄"极乎修齐治平之道"的政教情怀,诗歌创作亦见"以知圣......
厉鹗及其浙派在清代诗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诗史意义和价值有待学术界继续深入挖掘。同时,清代中期又是一个诗派、诗群迭出、诗......
贾岛早期的诗歌明显留有韩愈、孟郊奇险诗风影响的痕迹。他因建功立业的理想受挫,渐次变得心灰意冷,其诗风则由奇险倾向,转向清苦......
有关杜甫诗歌体式研究的文章为数不多,即使有也未见对杜诗中"遣兴体"进行抽绎、归纳并予以考察者。杜诗中凡是以抒写各种感兴为主,......
在诗歌题材上,李洞发扬了贾岛善于吟苦与悟道的诗歌传统。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李洞延续了贾岛师法杜甫,将杜诗技巧移入五律。在意境营造......
贞元时期的诗歌创作长期以来为学界所轻视。其实,它是有其独特风貌及诗史意义的。诗歌思想格调的"由上返下"、情感指数的"由冷变热......
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
正始与建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根本上决定了正始与建安的不同诗风。个体诗人时代的确认,开拓了玄言诗新的诗体形式,进一步确立......
前人评价江淹"杂拟诗",多侧重在是否善拟及其"通方广恕"的文学批评观。联系两晋南朝"拟古"和"古意"两类诗的发展,可以发现这组诗从......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七言歌行、骚体诗、五言古诗和五言排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表现出一种慷慨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苍凉......
宋初三朝的文人结盟风气是逐渐形成的:太祖朝是文人结盟的准备期,太祖朝为太宗、真宗朝的文人结盟,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储备了相......
施肩吾是中唐时代一位隐逸兼道士诗人,在他现存的诗集里有相当数量的描写隐逸之趣的作品,且多具有清幽之气。然而,他还作有30余首......
金源时期围绕白居易诗展开的争论,是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具有某种必然性的事件,它一方面预示了宗唐与宗宋两派在诗学旨趣上的对立,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