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理论相关论文
赵时春(1509-1568),字景仁,号浚谷,陕西平凉人。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嘉靖八才子”之一,据《明史·陈束传》载:“时有‘嘉......
洪大容是18世纪朝鲜时期一位颇具特点的文人,其实学思想及独特的文学理念曾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洪大容曾随叔父出使满清,......
彭定求(1645—1719)是清初苏州地区科举世家文人的典型代表。他于康熙十五年(1676)中状元,后因仕途坎坷辞官回家休养。康熙四十四......
陈文烛(1536—1595)是明代中后期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谢榛、王世贞、茅坤等人对他评价很高。本文以陈文烛现存著述为依据,系统......
袁宏道是晚明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以他为核心的公安派文人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力主以心为师,“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观......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文名之盛应召入朝,官至卿相,仕宦显达。一生著述颇丰,......
明代诗文复古之风盛行.这是因为明代初年,刚刚结束了异族统治,政治上发生了根本变化,文人学士非常思念故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产......
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他对明代诗文理论流派及对思潮的反思与批判,直接影响了清代前、中期的诗文理论与创作实......
邵长蘅是清初知名的文学家。其诗学理论主张诗歌贵有“自得”,强调转益多师,是对清初诗坛强分畛域、片面学唐学宋流弊的批评与补救;其......
前七子衰微的内部原因探析王承丹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其后期──明代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交互影响,诗文复古运动在明代中期......
袁中道是公安派衰微期的理论代表,他一方面在维护袁宏道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纠公安派末流之偏,最后便向封建正统文学妥协,他在坚持......
袁宏道的思想在万历二十八年发生了急遽的变化,表现为其佛学思想由禅宗转为净土,其哲学思想也从李贽、焦竑一系转向反省、修持,这......
茶陵派代表人物之一何孟春强调诗歌的教化传统,主张在气象、风格、用事、句法和取境上学习盛唐和杜甫,直接影响着前后七子;而袁子......
在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以“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闻名于世,是著名的官宦世家、文学世家。林炫是正德、嘉靖年间福州诗坛的重......
戴表元诗文理论是在对南宋末诗文风气的批评中确立并形成的。在诗歌方面,他提出的宗唐理论有其特定内涵和背景,其核心是在向唐人学......
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中,阐发了他关于戏曲传奇宾白创作的理论主张。其中"文贵洁净"一则,主要论述行文要简省这一......
本文以十五、十六世纪之交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 ,十七、十八世纪之交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诗文理论的发展演变作为描述对象 ,探讨......
何景明是明代中叶的重要作家,以他与李梦阳为首发起的“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提倡兴复古学,并以此反对靡弱的台阁体与重性理的性气诗......
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首的公安派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高举“性灵”的理论旗帜,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文风进行......
袁中道,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公安派的重要代表。公安三袁中袁宏道无疑是公安派的理论领袖和创作主将,如果把公安派的首倡之功归于宗道......
明代文学家、唐宋派首领王慎中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率先提出唐宋派的诗文理论:文宗欧、曾,主张道所欲言、直抒胸臆,以法自饬、自为......
王思任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近年来,学术界对王思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小品文上,而对其近900余首的诗歌,却研究甚少。为对王思任进......
袁宗道是晚明公安派的主将之一,研究他的诗文理论、诗文风格及其在公安派中的作用及影响,对于我们了解公安派的肇兴,认识公安派的学术......
权德舆虽官至卿相,仕宦显达,但一生创作有近400首诗歌,不仅数量可观,众体皆备,且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一,诗歌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