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理论相关论文
民国时期,清遗民群体由于政治和思想的守旧而长期被忽略,但其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发展相始终,通过研究清遗民的戏曲创作,也可一窥近......
戏曲发展至晚明时已经进入繁盛时期,戏曲创作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作品层出不穷,蔚然大观,这给戏曲批评的出现提供了丰饶的沃土。另一......
上世纪90年代末,温州启动了打造“戏曲故里”品牌的“南戏新编系列工程”,陆续将四大南戏“荆、刘、拜、杀”经典剧目重新搬上了舞......
李渔戏曲作品和理论具有鲜明的不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背离构成了其矛盾性的存在,由此导致学界对李渔戏曲作品和理论的评价呈现......
中国京剧院四团的新编历史剧《大明魂》演出之后,引起了观众的广泛注意。许多人认为,该剧不论在剧本文学还是在舞台艺术方面,都有......
戏曲批评从品评人物到作品的评价,均为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延伸,金圣叹的评点也无非如此。晚清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出现,戏曲批评......
艺术应该高于生活,理论应该高于常识;艺术反映生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形式,理论认识实践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因此对艺术作品......
论戏曲文学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刘坚在高等戏曲教育中,戏曲文学作为一个基础性、先导性非常鲜明的专业,其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进程......
本文通过对谭霈生《戏剧本体论纲》的文本解读发现,《论纲》中对于话剧本质的分析阐释对于研究戏曲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在北京这个阴雨绵绵的夏季编辑这部文集,就像在检视自己走过的一段人生和学术道路。 我从2004年接受中国戏曲学院的邀请,调入这所......
戏曲是与社会同步的文化产品,无论追溯哪一个剧种,都有近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本文以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其文化特质为基础,来......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即将付印,编委会要我写一篇短序,扼要地说明几个问题,帮助读者对编辑这套丛书的了解。一......
2014年,中国戏曲学科发展态势平稳且不乏亮点。习近平总书记于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戏曲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1913年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以来,戏曲史著作已难以尽数,不但有多种戏曲通史、断代史、分体史(南戏史、杂剧史、传奇史)、......
<正>2015年10月16日—18日,第十一届全国戏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2015年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各......
舒模是中国近代抗战时期的音乐家,戏剧理论家,其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服务,在音乐创作、戏曲声乐理论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成果。20世......
顾随曾尝试过多种文体的研究与创作。在古代戏曲方面,顾随曾仿照元杂剧的体例创作杂剧六种,亦在其论著中发表了一些与古代戏曲理论......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除了借鉴已知的一些曲论著作,还综合、系统化了晚明文人传奇改本的丰富成果。其中,李渔的结构......
<正> 李渔(公元1611~1680年)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我国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他在词曲、小说方面的造诣已在国内外名闻遐迩,但他在造......
期刊
冯梦龙戏曲理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追求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统一 ;人物塑造既有其恒定性 ,又要灵活运用 ;坚持礼教与情教相统一......
乾嘉时期是一个传奇创作的余势时期,或曰昆曲演出活动衰落的时期,或曰地方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
沈自晋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也是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中继沈璟之后,又一位以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上的成就,成为吴江沈氏文学世家在戏......
元代文学家乔吉、陶宗仪在讨论戏曲理论时,提出“凤头豹尾”之说,后人在创作中奉之为金科玉律,足见开头和结尾在文章中的重要性。陶宗......
在美学研究的历史中,研究者往往更注重美学理论的探讨,而忽视生活美学的研究。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确立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
《南词叙录》是现存最早和最重要的关于南戏的文献性和概论性著作,一向受到戏曲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文本的角度对《南词叙......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开创风气的传奇人物。作为19、20世纪之交极富个性、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他在散文、诗词......
《闲情偶寄》是清代戏剧理论家、戏剧作家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
明代潘之恒一生勤于著述,于诗歌、史地、戏曲理论等均有涉猎.然而目前的研究者几乎全着眼于他的戏曲理论,而未有重视其《广菌谱》......
祁彪佳是明代的戏曲理论家、爱国义士.他作为明末为国捐躯忠臣中的一人,山阴祁氏家族中的一位,在晚明特殊的历史时代中,有着举足轻......
吴梅在中国戏曲史上,‘是李渔之后最杰出的一位“昆剧全才,是曲学的集大成者’。”(1)他不仅以一种严谨的学术研究姿态来对待戏曲......
孟称舜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刊刻家,在明清戏曲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他最大的特点是涉猎广泛,在戏曲创作、戏曲......
金圣叹与李渔的戏曲理论,表现出了戏曲的舞台欣赏与文本阅读的差异性特征。基于此,主要从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这两个维度来考察二人......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总结戏曲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发展规律,推动戏曲理论的学科建设,促进当代戏曲事业的繁荣,即日起,由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年9月,福建七台地方戏优秀剧目晋京展演,集中体现了福建戏曲创作与演出的水平与成就。这批新剧目是近十多年福建戏曲界的共同......
他出生于浙江永嘉,这里也是南戏的发祥地,戏剧英才辈出。他生长在这片土地,得益于地方文化及其戏剧精神的浸润,他终身致力于戏剧戏曲理......
《答吕姜山》是汤显祖戏曲理论批评的名篇之一,是反应汤显祖戏曲思想的重要篇目.当代学者对篇中所表达的理论思想有所争议,重读此......
李志远(以下简称“李”):安葵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能不能简单谈谈是什么原因让您走上了戏曲研究道路的?王安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