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技术相关论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措施。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ICD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由美国圣犹达......
采用无创性食管起搏技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做心脏电生理检查。...
随着起搏技术迅速发展和起搏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起搏治疗患者逐年增加.但起搏治疗后,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
随着起搏理论的发展和起搏技术的进步,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得到日新月异飞跃,已成为救治心脏病患者最有效的常规手段之一。......
20世纪末,心律失常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随着各种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不断阐明以及诊治手段和技术的不断改进,......
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起搏器的使用范围也较当......
2011年2月7日,我国著名心脏病学家、中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奠基人孙瑞龙教授在北京辞世。中国心律学界失去了一位谦谦学者、一位无怨......
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在国内首次应用左室多位点(MPP)起搏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大电极胸壁表面起搏是新一代无创性临时体外心脏起搏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无须消毒及利用X线、易使心脏复苏等特点,为目前......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和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伴随着起搏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接受1次以上的起搏器更换手术。我院有7......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在中老年人中日渐常见,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运用无创性食管起搏技术,对PM者作心脏电生理检查,以了解房颤发......
临时起搏技术比较成熟,临床应用于许多重症患者的急救。我院自2000年开始应用于心脏窦房结或传导系统有潜在病变的外科手术患者,取......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临床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的最有效方法[1]。自2006年,我科应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人工心脏起搏器已经面世50 余年.从最开始的恢复或维持心脏节律、足够的心率以满足代谢需求的单腔起搏器,发展到当今的通过起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