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北相关论文
近代东北交通体系的开拓与发展,是与东北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变位、内部开发程度的加深和空间范围的扩展等社会生态面貌的巨大变化相......
学术界关于小农经济的研究很多,并有了很多颇有影响的专著和论文面世。但大多侧重于关内地区,对于在近代中国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东......
近代东北民族电力业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下设立的,以1907年第一个民族电厂的建成为标志,开启了起步阶段。进入民......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东北地区作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发展源远流长。自清末弛禁政策以来,大批流民涌入,大量荒地被开垦,东北农业走上发展......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并非自然增长,而是大量的人口移民。在这高达2000万之多的移民人口中,源......
1910-1911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鼠疫,给中国北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灾难.面对灾难,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士绅已充分认识到"防......
中国近代海关是西方在中国扩张的产物,实行的是一套外籍税务司管理制度,其业务非常庞杂,除去征收对外贸易关税、监督对外贸易之外,......
华俄道胜银行是近代外国金融势力进入中国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国政府正式用合同方式承诺的中外合办银行。甲午中日......
清末,中国国势衰微,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开始了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成为西方列强激烈角......
一、移民构成了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主体,使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汉族正式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以中原汉族移民为主体的......
20世纪初,东北地区一度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重化工业地域,同时城市化的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快速的工业化是东北区高速城市化的基础,......
《红楼梦》的问世引领了有清一代及后世作家对经典文本的仿续热潮,互文理论为我们理解这种文本之间的流动关系开拓了一个无限阐释......
“宋小濂墓志”记载了近代东北爱国疆吏宋小濂一生为争取国家领土主权与列强据理力争的光辉业绩,对东北边疆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
我国东北地区商业虽然发展缓慢且水平不高,但是近代东北开放后关内许多民众涌入东北从事商业活动,给东北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要:伴随近代港口及由港口向内地延伸的铁路的修建,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内容发生了若干变化。原本以传统驿路与江河为基础路线、以南......
近代东北对外贸易(1861-1945)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近代东北对外贸易呈现出了颇具......
近代东北乡村社会在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城乡关系。在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后,沦为其经济发展的附庸。在近......
棉纺织业是近代日本主要的产业部门,19世纪末伴随着日本棉纺织业机械化大生产的到来,棉纺织品数量激增,日本开始积极寻求国外市场......
近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的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所占的分量极重。而近代东北铁路网的形成,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和路径,使其能......
本文为讨论1840年-1949年间中国东北地区灾荒以及民众应对灾荒的历史沿革的专题论文,即从近代东北灾荒的历时性分布、灾荒成因、灾......
19世纪中叶,在内外压力的夹击下,东北随着营口"开埠",被迫对外开放。为进一步加强其殖民统治,掠夺中国资源,俄日等列强旋即在东北......
19世纪以来美国生产力发展迅速、商品过剩,资本家想借助国家政府力量开拓国外市场,而此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市场拥有巨大开发潜力......
近代中国东北是中外交涉的一个矛盾焦点地区.在诸多交涉中,铁路交涉是交涉的重点,并贯穿于东北对外交涉的全过程.近代以来,铁路开......
伴随西潮涌入,近代中国东北社会经历了传统交通向半机械及机械化的新式交通的巨大变革。在近代的纷乱世局中,政治、经济及思想观念......
近代以来,我国东北地区交通利权损失严重,交通事业亟待整理。1924年东三省交通委员会成立,主管路、电、邮、航等交通事业,到九一八......
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
人口的聚散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兴衰。近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及发展促成大量人口进入并流动于东北地区,并为移入人口提供相关就业机会,使......
近代东北在政策、市场需求和供给等方面,具备了发展大豆三品贸易的比较优势。近代东北大豆三品贸易,在东北乃至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有......
1910—1911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鼠疫,给中国北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灾难。面对灾难,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士绅已充分认识到“......
早前的俄国本是一个内陆国家与我国相隔甚远,自16世纪以后不断向外扩张兼并邻国,到17世纪两国才有接触,当时清朝正值盛世,打败了俄......
东北一地,虽富源广布,但因长期封禁且交通阻滞,未能得到开发,亦无所谓城市发展。近世交通变革大大改变了东北城市的面貌:大众化公......
近代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移民人口的增加,而不是靠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大量跨境移民的涌......
近代山东移民东北,是清政府对东北开禁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整个关内移民东北活动中占据......
十九世纪末,铁路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机械、钢铁、土木等近代工程的结晶,其在建设伊始,就引起了东北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对近代基督教各差会,主要是基督教长老会和基督教信义会在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以传教为目的建立的基督教会医疗机构,以及在东北地......
20世纪初,因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东北相对发达的交通网络、东北大豆自身的比较优势等有利条件,东北大豆出口迅速发展并走向繁荣......
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开发时期正是日本吞并朝鲜,不断加深对东北的侵略势力与实行殖民统治的时期。日本依仗其国家强势,在农业领域中重点......
20世纪初,在中国持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全国掀起了创办新式学堂的浪潮。随着清朝宣布预备立宪,作为新式学堂重要组成部分的法......
近代东北地区是有清一代崛起的故乡。为保证其特殊的地位与安全,清政府长期实行封禁政策与旗民二重制,加剧了东北的闭塞、落后,......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近世是一个“过渡时代”。这体现在城市交通方面,即传统交通向新式交通的转变,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向集中的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