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漢語相关论文
《盛明雜劇》是明代沈泰編訂的一部明代雜劇重要總集,包括60篇雜劇劇作,全書共三十八萬余字。其中賓白語言口語性強,反映出整個明......
“意外”類語用標記,是指具有如下標記功能的成分,即其所標記的小句、句子或語段所言事件,是説話者或句子主語在事前所没有預料到......
明末清初,我國出現了一批伊斯蘭教典籍翻譯家,他們採用直譯、意譯、譯解等方式,用文言文、古白話、經堂語等語體,將伊斯蘭教典籍翻......
現代學者大都認爲近代漢語語氣詞“那”在魏晉時期已經産生.筆者(朱慶之1991)根據中古佛經中的大量“那”“耶”異文資料認爲,中古......
本文對近代漢語幾個重要語法問題,諸如“好不”肯定式出現時間問題、“越來越……”構式語法化問題、配對型“也好”最早用例問題......
"坦言"類語用標記,下文也稱爲"坦言標記",是指提示聽話者下文所說爲說者的真實看法或代表自己坦誠態度的語言表達式,如現代漢語中......
本文选取《老乞大》四個版中的指稱類語詞为语料,分類描寫它們在《老乞大》四個版本中的歷時更替過程,探尋其變化的規律和原因,并與現......
宋元時期中國社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經濟重心的南移,市民文化的繁盛,異族的征服統治等使得漢語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也......
韓國在朝鮮時期(1392-1910)與中國的交往十分密切,朝鮮學者對漢語的研究非常深入。《老乞大》和《朴通事》兩書是過去在朝鮮流行的......